小米第二款電動車即將發布,A股哪些供應鏈企業將最受益?
據追風交易臺消息,5月22日,摩根士丹利發布研報稱,小米的第二款電動車——YU7 SUV將在2025年7月正式上市。
大摩認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華陽集團將成為此次發布的最大受益者,此外,拓普集團、德賽西威和星宇股份也有望從中受益。
一、最大贏家:華陽集團(002906.SZ)
大摩指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華陽集團將成為此次發布的最大受益者。
因為小米YU7將搭載名為“HyperVision”的全景抬頭顯示(P-HUD)(見下圖),供應商正是華陽集團。
在小米第一款車SU7中,HUD模塊并非由華陽供應,這次首次切入,具有標志性意義。
大摩估計,該項目將為華陽集團帶來年化10%-15%的營收增長。
2025年1月,寶馬在2025年消費電子展(CES)上,展示了將于2025年底開始采用的全景視野(Panoramic Vision)抬頭顯示系統,盡管該系統并非由華陽集團供應。大摩預計,如果其他汽車制造商效仿小米和寶馬在新車型上采用P-HUD,華陽集團將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二、其他關鍵受益者
大摩稱,除華陽集團外,還有幾家企業將從小米YU7發布中獲益:
1)拓普集團(601689.SS)
拓普集團為SU7和YU7兩款車型供應空氣懸掛系統,每輛車貢獻價值約人民幣6000~8000元。
2)德賽西威(002920.SZ)
由于YU7采用英偉達Thor芯片進行自動駕駛,大摩認為德賽西威很有可能成為YU7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的供應商。
3)星宇股份(601799.SS)
雖未為小米YU7供貨,但有很大幾率獲得小米未來車型的訂單。
大摩指出,只要若YU7上市表現超預期、中國線下渠道鋪得快、海外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小米股價就還有“向上驚喜”的可能。
雖然機會不少,但摩根士丹利也提示風險,包括2025年電動車市場將繼續激烈競爭;小米智能手機若銷量不及預期,公司可能會降價清庫存,盈利空間可能被壓縮;若市場對智能電動車投入過高的擔憂加劇,也可能拖累市場信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