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80年代,很多人家里都常備這種黑色小藥丸。
這個小藥丸雖然比芝麻還小,卻藥效顯著,而它的配方更是國家“絕密級”,機密程度堪比原子彈。
這個不起眼的小藥丸,就是“六神丸”。
但隨著時間推移,如今在國內市場上,“六神丸”被使用的頻率越來越低。
直到2015年,日本一款類似的小藥丸“爆火”,1年銷售額高達7億元。
這才有業內人士發現,日本這款小藥丸竟然“抄襲”了我國六神丸的配方,是增減了些許成分的“山寨品”。
這顆在我國傳承了300多年歷史的小藥丸,為什么是絕密級配方,又怎么會被日本人偷去的呢?
“六神丸”的故事,起源于蘇州。最正宗的六神丸來自蘇州“雷允上”藥業。
六神丸的誕生可以追溯至1734年,蘇州有一間老藥鋪“雷允上誦芬堂”,老板雷大升(字允上),醫術精湛、樂善好施,在當地口碑很好。
后來戰火年代,雷家藥鋪搬到了上海。
據雷允上史志記載,“六神丸”的配方,本是昆山一位顧姓老者所創,為了讓這粒“神藥”,更多地造福普羅大眾,老人將配方贈予雷允上的后代雷滋蕃。
1864年,“雷滋蕃牌六神丸”橫空上市,六神丸配方有6味中藥,病人服后六神皆安。
彼時,疫病橫行,許多人服用六神丸后,效果奇佳。
六神丸既能清涼解毒,又能消炎止痛,簡直就是中藥抗生素。
此后,“六神丸”成為雷允上藥鋪的獨家秘藥,許多患者慕名前來,求醫問藥。
在抗日戰爭期間,“六神丸”更是發揮了神奇的藥效。
據說,受了槍傷的戰士,用六神丸兩天就能消除炎癥,加速傷口的愈合,因此拯救了不少戰士的性命。
而且六神丸對瘟疫也有效,因此,它曾一度超越了青霉素的地位,成為戰地醫療站的“保命神藥”。
就連張學良等人也因雷允上六神丸的卓越藥效,對它贊譽有加。
當時,日本人聽說在蘇州有這樣一味“神藥”,垂涎三尺,到雷家索要六神丸的配方,卻被雷家人打出大門。
雷家人不畏強權,堅決不做漢奸,不但死守配方,還悄悄把“六神丸”送到我軍前線,給戰士們使用。
新中國成立之后,原衛生部部長專門為其提名,稱之“名聲如雷、允稱上乘”。
1953年,有新華社記者深入采訪了“雷允上”藥企,了解到六神丸不僅可以內服,還可以外用,對于帶狀皰疹、牙周炎、毛囊炎等日常疾病都有效果。
1984年,六神丸因為考究的原料和獨特的制作工藝,被國家列為“保密項目”,和云南白藥齊名;
2008年,其制作工藝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今,經過了200多年的發展,“雷允上”已經擁有了幾百個品種的中成藥,與北京“同仁堂”齊名,共享海內外贊譽。
02
六神丸雖然藥效卓絕,但近幾年,在我們國內市場的整體份額還是在逐步萎縮。
最近一次在國內市場上引發出巨大影響力,還是因為新冠疫情。
《人民日報》發布的抗疫藥品清單里,六神丸因為對嗓子干痛有效,而榜上有名。
與此同時,六神丸對抗擊肺炎的效果,也得到過鐘南山院士的肯定。
但這場“浪花”并沒有維持多久,疫情過后,這顆小藥丸再次消失在大眾視野內。
六神丸雖然是百年老藥,但其制作流程復雜,無法完全靠現代科技來完成,這就決定了它無法像流水線藥品一樣量化生產,這可能是它市場受限的原因之一。
其技藝傳承人李英杰,曾在采訪中提到過,藥材從挑選、泡制、晾干、打粉,就需要1個多月的準備,再進入制作環節。
為了能讓藥丸能被快速地吸收、發揮藥效,六神丸采用了獨特的“微丸”技術。將每顆藥丸的直徑,控制在1.5毫米之內,1000顆藥丸的重量,必須是3.125g。
對于如此精細的要求,如果完全采用機制,在濕粉成型和篩選的環節,很難完全把控,所以,大部分的工序還是要依靠人工來完成。
同時,為了保護這項“保密項目”,配方和制作兩個環節,也是完全隔離開來。
負責兩個環節的工作人員也是分開的,雙方沒有任何交集,每個人也只負責單一工序,整個制作過程,就是一人接一環來完成的。
學習微丸技術是枯燥又勞累的,也只有踏實又能吃苦耐勞的人,才可能成為技藝傳承人。
層層篩選出來的學徒,還要靠師傅手把手地傳授技術,以此保證工藝的精準性。
雖然出師并不容易,但廠里對傳承人的數量也始終有所控制,只有有人“退位”,才能有人“上位”。
在絕密項目單位上班,聽起來非常高大上,但想要在一個崗位數十年如一日地重復著單一的動作,對誰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
作為古法老藥,雷允上對六神丸的原料、工藝、傳承人都有著極高的標準,卻始終面臨著申請專利難的困境,也因此,給了抄襲者可乘之機。
2015年,日本一款類似的小藥丸,騰空而出,因為號稱“能治愈96%以上的心臟疾病”而受到市場的追捧。
這款“救心丸”在日本本土的售價高達上千元人民幣,但依然創造出了一年上億美金的銷售神話!
后來,有細心的網友發現,爆款“救心丸”的主要成分和六神丸大致相同,只不過在其他成分上有所增減。
但在日本藥企的包裝下,“山寨品”以全新的形象出現在國民面前,并通過鋪天蓋地的營銷,被打造成了一款人人適用的國民保健藥,而且不需要處方,就可以從藥店里買到。
湖南中醫藥大學鄧藥師曾分析過,這款藥可能還未經過國家批準,也就不曾在臨床上使用過。
他提醒大家,從成分上來說,它對于心臟類疾病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可用于治療急癥,但并沒有治愈效果。
因此,對于介紹中所提到的:“連續服用,對冠心病、心絞痛之類病癥的治愈率能達到96%以上。”是應該存疑的。
六神丸作為雷允上藥企傳承百年的藥方,經過了歷史的驗證,也受到百姓的認可,如今卻不能繼續在國內市場上繼續大放異彩,反而被抄襲者拿來瘋狂吸金,不得不說,“小日子還是太壞了。”
六神丸,這顆小如芥子的微丸,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是中國人帶給全世界的禮物。
這個配方和技藝,決不能失傳,更不能流入外國人手中。
如今,越來越多的西藥和保健品爭奪市場,保護傳承百年的老藥的任務也迫在眉睫。
雖然國家對老字號有一定的扶持,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仍然有困難。
雷允上六神丸的百年浮沉,正折射出了中藥老字號在時代洪流中的困境。
作為國家保密處方和非遺技藝的承載者,它曾以“中藥抗生素”之名蜚聲中外,卻在品牌內卷、原料管控與工業化滯后的夾擊中步履維艱。
而日本“救心丹”的異軍突起,卻從另一個方面凸顯出國內傳統秘方在標準化生產與全球化營銷中的短板。
老字號若想破局,需在“允執其信”的祖訓與現代化浪潮間尋找平衡。
既要以非遺技藝守護文化基因,又需以科技賦能突破產能桎梏,更須以品牌戰略打破地域壁壘,讓千年藥香在當代煥發新生。
畢竟,傳統不是枷鎖,而是創新的根基。
參考資料:
中國網《傳奇小藥丸背后的故事:探秘雷允上傳承百年的工藝之路》
人民網《日本神藥“救心丹” 是款什么藥?》
微訊江蘇《江蘇文化名片|雷允上六神丸:傳承國藥精粹,書寫百年傳奇》
紀錄片《江蘇文化名片》
作者:阮阮記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