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德國首次自二戰(zhàn)結(jié)束以來在其國境外部署了一支常駐軍事旅,正式進駐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
新成立的德國旅級單位將在立陶宛魯?shù)履釀P(Rudninkai)設(shè)立總部,預(yù)計到2027年底全面投入運作。該部隊編制包括約4800名士兵、數(shù)百名文職人員以及多達2000輛軍用車輛,其中不乏坦克等重型裝備。
據(jù)英媒5月23日報道,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在本周四(5月22日)的軍事儀式中,親自為部隊揭幕,并強調(diào):“波羅的海盟友的安全,就是我們的安全。”
默茨在儀式上指出:“俄羅斯自2022年侵略烏克蘭以來展現(xiàn)出的侵略性修正主義,意味著它可能不僅僅滿足于烏克蘭的領(lǐng)土,還可能試圖重塑更廣泛的歐洲版圖。”
一、北約的脆弱前哨
特朗普上臺以來,多次批評歐洲盟友在國防開支上的 “吝嗇”,指責(zé)德國等國在安全事務(wù)上過度依賴美國,一度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以此向歐洲施壓。
這種來自美國的壓力,迫使歐洲國家重新審視自身的安全策略,德國此次部署軍事旅,正是歐洲國家一系列加強北約東翼防御舉措中最為重磅的一環(huán)。
烏克蘭的歐洲盟友中,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處于地緣政治的風(fēng)口浪尖。
它們與北約主要領(lǐng)土之間僅靠一條狹窄的走廊相連,這條被稱為 “蘇瓦烏基走廊” 的通道,夾在俄羅斯及其堅定盟友白俄羅斯之間,成為北約東翼防御中最脆弱的部分,極易受到俄羅斯軍事行動的威脅。
如今德國軍事旅的到來,給這些國家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立陶宛總統(tǒng)吉塔納斯·瑙塞達在當(dāng)天的儀式上表示:“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已經(jīng)開始在我們邊界附近進行軍事演習(xí)。威脅是不容忽視的。”
二、俄羅斯的強硬反應(yīng)
在德國的帶動下,其他歐洲前沿國家也加大軍事投入,鞏固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接壤的邊境防御。
本月早些時候,立陶宛宣布將在軍事領(lǐng)域投入約12億美元,使其國防開支占年度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的比例提高到6%。立陶宛的鄰國波蘭也不甘落后,近期額外撥款26億美元用于軍事建設(shè),今年的國防開支占GDP的比例提升至4.7%。
面對北約的不斷強化,俄羅斯并未示弱。
俄總統(tǒng)普京周四(5月22日)在與政府官員的視頻會議中宣布,俄軍已開始在俄烏邊境建立所謂的“安全緩沖區(qū)”。
就在一天前,他還訪問了俄西部庫爾斯克地區(qū),聲稱該地區(qū)已被俄軍從烏克蘭手中“收復(fù)”。
上周在與烏克蘭的直接談判中,俄方威脅若烏克蘭不同意其停火條件,將攻占哈爾科夫和蘇梅兩座城市。
這些要求實際上等同于讓烏克蘭投降,被華盛頓智庫戰(zhàn)爭研究所視為俄羅斯在談判中的危險信號。
該研究所在本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這種策略表明,如果烏克蘭同意俄羅斯的停火先決條件,俄羅斯在結(jié)束戰(zhàn)爭的談判中可能會提出更多、更極端的領(lǐng)土要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