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體育中心公告欄前圍滿記者。
廣東隊名單上沒全紅嬋名字時嘆息四起。
這個靠“水花消失術”成名的小將又因傷退賽。距她巴黎奧運衛冕成功不過半年時間。自2024年腰部舊傷復發后她狀態就不穩定。
團隊賽前發現她訓練動作變形仍帶她到賽場。
賽前試跳落地扶腰的畫面讓隊醫決定退賽。廣東省二沙體育訓練中心已制定康復計劃。
水療物理治療和低強度訓練目標三個月恢復。但網絡輿論因一場捐款鬧劇持續發酵。
多個自媒體曾宣稱她捐400萬給湛江體校。甚至偽造轉賬截圖和采訪視頻博眼球。
直到湛江體校辟謠才揭穿這場荒誕戲碼。
全紅嬋哥哥稱類似謠言已不是第一次出現。此前有人傳用獎金蓋豪宅實際是村里獎勵宅基地。
爭議背后是她正經歷女子跳臺運動員的“劫”。青春期發育讓她身高增8厘米體重漲7公斤。這對需精準控制姿態的跳水項目影響巨大。
教練陳若琳展示數據稱體重每增1公斤入水角度偏0.3度。為彌補差距她每天做100次分解練習跳壞3塊訓練墊。
東京奧運后郭晶晶曾提醒她保持純粹是生命線。如今才懂這句話在喧囂輿論中的深意。當她退賽有人質疑逃避競爭。
穿贊助商服裝被指責迷失名利場。家人被AI偽造直播帶貨仍遭冷嘲熱諷。這些正吞噬運動員最寶貴的專注力。
競技體育從不是單純的技術比拼。運動員要對抗的除了傷病還有外界干擾。15歲的她正用堅持詮釋跳臺之外的成長。
或許我們該多給年輕運動員一些時間。讓她們在純粹的環境里追逐夢想。畢竟跳水奇跡的誕生需要專注的土壤。
也需要外界少些無端的猜測和苛責。期待全紅嬋康復后重返跳臺的那天。
看那熟悉的“水花消失術”再次驚艷世界。純粹的熱愛,才是跳臺上最美的水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