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3天的七國集團(G7)財政部長與央行行長會議22日在加拿大閉幕。會議發表聯合公報稱,與會國家財長和央行行長承諾解決全球經濟中的“過度失衡”。外媒分析稱,雖未點名具體國家,但此舉顯然針對中國。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聲明對中國含沙射影,意在為美國政府的對華打壓添一把火,但G7內部也有分歧,未必會就此采取集體行動。
這份聯合公報稱:“我們認識到,有必要就非市場政策和做法如何加劇失衡、導致產能過剩并影響其他國家經濟安全達成共識。”與會財長與央行行長一致強調“公平競爭環境的重要性”,以及“采取廣泛協調的方式,應對那些不遵守相同規則和缺乏透明度的(國家)造成的損害”。公報還透露,未來將對“市場集中度和國際供應鏈韌性”進行分析。此外,公報還提到“低價值貨物”數量增加,渲染稱這些貨物有可能使海關和稅收系統不堪重負。
香港《南華早報》、路透社等媒體稱,盡管公報未直接提及中國,但顯然有針對性。據報道,美國財長貝森特會前曾表示將推動G7盟友“重新平衡全球經濟”,保護各國企業免受中國“不公平做法”影響。
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朱鋒2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政府發動貿易戰之后,拉攏其他G7國家,想要協調一致對中國進行打壓。這份公報對中國含沙射影,是G7在給美國政府對華貿易打壓找借口。朱鋒表示,事實上,G7國家近幾年一直有類似論調。但目前來看,這些國家與美國還沒有就“對等關稅”達成協議。這種對中國的隱晦指責攻擊,在多大程度上變成集體行動尚不確定。
外媒關注到,此次公報對美國關稅避而不談。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稱,公報掩蓋了G7盟友之間就美國政府貿易關稅問題產生的激烈爭執和深刻分歧。一年前在意大利,G7財長們重申了對“自由、公平和基于規則的多邊體系”的承諾,但此次在加拿大,這一承諾被淡化為“追求我們共同的政策目標”。
英國《衛報》也提到,這份公報對美國的關稅政策只字未提——這些關稅已嚴重擾亂全球貿易與供應鏈,加劇經濟不確定性。加拿大財政部長商鵬飛淡化了公報未提及關稅一事,稱部長們“并未回避該議題”,會議期間已討論其影響。
外媒稱,本次財長會議為6月15日至17日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納納斯基斯舉行的G7峰會“鋪路”。白宮已確認特朗普將出席此次峰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