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集體——荔波縣殘聯
政策護航,為殘疾人就業創業“鋪路架橋”
人民網記者 王秀芳
眼下,正值枇杷成熟采摘季。貴州省荔波縣岜馬村枇杷種植基地里,漫山遍野的果實沉甸甸地墜在枝頭。青綠色的樹海間,果農們腰挎竹簍、手持剪刀,小心翼翼地剪著果串。
“今年雨水足,枇杷甜度比往年高,你看這果形,個個都有乒乓球大。”基地負責人蒙會棋打開枇杷套袋,熟透的果實泛著橙紅光澤,表皮的絨毛在陽光下清晰可見。
分揀區內,打包好的枇杷等待運輸。人民網記者 王秀芳攝
說話間,一輛滿載枇杷的三輪車從果園深處快速駛出,直奔山下的分揀區而去?!叭绻蛔屑毧?,你們肯定想不到。這位靈活操控三輪車的車手,是一名殘疾人?!泵蓵逭f,基地里常年務工的殘疾人有11名。
岜馬村種植枇杷歷史悠久。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蒙會棋于2015年返回家鄉,揣著積蓄承包下560畝荒山,帶著村民們砍荊棘、割荒草,刨出了一個又一個樹坑。盡管前三年果樹掛果少,他也堅持雇用工錢日結。
蒙會棋手里的果實色澤誘人。人民網記者 王秀芳攝
“殘疾人出門打工難,咱這山地活計他們能干。”腿腳不便的剪枝疏果、聽力障礙的看守果園,蒙會棋按能力分配崗位,每年帶動11名殘疾人戶均增收1萬元左右。“幫助改善生活條件,更讓他們提高了自信心!”
2024年,蒙會棋的合作社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殘疾人經濟實體,獲得補助資金8萬元?!澳壳埃h共有省級鄉村振興殘疾人經濟實體3個、州級殘疾人經濟實體6個,累計發放各類補助資金63萬元。”荔波縣殘聯副理事長莫崇銀說。
除鼓勵企業帶頭安置殘疾人就業外,荔波縣殘聯還“真金白銀”支持殘疾人自我發展。今年41歲的黎以明來自小七孔鎮堯花村,因為先天弱視,沒有一技之長,他成了被工廠拒之門外的常客。
黎以明的二手家電家具市場一隅。人民網記者 王秀芳攝
“最艱難的時候,只能靠撿瓶子和廢紙殼勉強糊口。”也正是這段經歷,黎以明接觸到了二手家具家電的回收和銷售。2011年,他從擺地攤回收廢舊手機起步,在免費當了6個月學徒后,開始獨自創業,這一干就是六年。
在這六年里,黎以明不斷摸索,逐漸掌握了廢舊物品回收和銷售的“門道”,也對荔波縣的家具家電維修回收行業有了深入了解。2018年,他在縣城租下一間30平方米的小門店,開啟了家具家電維修回收的新征程。
如今,黎以明正經營著2個新舊家具家電市場,總面積約3700平方米,共有產品20余萬件。“這樣的成績,離不開縣殘聯的支持?!崩枰悦魈寡?,2022年經營困難時,是縣殘聯給予的7000元創業補助,讓他渡過了難關。
黎以明正在檢修剛回收來的洗衣機。人民網記者 王秀芳攝
荔波縣殘聯為黎以明架起跨越困境的橋梁,而他亦用創業成果為更多殘障伙伴撐起了傘?!翱偣灿?1名員工,5個是殘疾人。”王興金是一名“老員工”,肢體四級殘疾的他每月能拿到1800元的穩定收入。
“在荔波,像黎以明一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就業,還以創業成果為依托,搭建起了殘疾人就業的平臺?!蹦玢y告訴記者,荔波縣殘聯已經扶持殘疾人家庭自主創業169戶,發放創業補助72.2萬元。
以政策為基石,為殘疾人就業創業“鋪路架橋”。荔波縣殘聯把促進就業作為提升社會尊嚴、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徑,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就業服務,助力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在實現人生價值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