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嚴格依據權威信源(官媒占比超80%),結合最新動態及歷史數據,最終觀點保持中立。結尾附有參考資料。
園林建筑,雕欄畫棟。這種大規模的莊園啊、宅邸啊、庭院啊向來都是和“古代權貴”相掛鉤的。
隨著我們步入現代社會,按理說私人“莊園”、“宮殿”應當銷聲匿跡了才對。
但就在現代社會,2025年,一則耗資10億元修建起來的超級豪宅“英之園”卻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
整座超級莊園可謂是典型的潮汕特色,還配有四座北京四合院和七棟歐洲別墅,總耗資10個億,令人為之側目。
但就是這么一座超級建筑,卻是實打實的“違章建筑”。
而就在最近,汕頭官方也站出來表面,因為違章,這座超級建筑即將被強拆。
看到這人,很多人都不禁拋出了疑問:誰這么有實力,建了這么一棟現代版的“大觀園”?
而且而且,這座建筑肯定不是一夜之間突然建成的吧?那為啥直到2025年,政府才要強拆它呢?
為啥這么多次聽證會都沒能阻擋這一龐然大物的落地?
前文也說了,這么一座規模龐大還是私人出資搭建的豪華莊園,肯定不是一夜之間突然落地的。
在這座“英之園”修建以來,八年期間,當地政府針對這個龐然大物足足開展了五六次的行政處罰聽證會,2018年到2020年間更是連著三年每年都在圍繞著這座龐然大物爭論不休。
這也足以說明,其實當地政府早就已經察覺到這座巨大的違章建筑的存在了——這當然是廢話,那么大一棟建筑,想掩人耳目反而是更難的事情吧。
但偏偏,每一次聽證會都沒能成功把這棟巨大的違章建筑鏟除掉。
這么一看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按理說政府發現了,人家又確確實實違章了,那肯定的第一時間出面直指,避免這種侵占公共資源、勞民傷財的私人工程繼續下去吧?
但偏偏五次聽證會都沒能得出個結果,最后這座龐然大物還成功建成了。
要是說這背后沒什么貓膩,想必應該不會有誰相信。
而當我們追溯圍繞著這座英之園的相關糾紛時不難發現,其實早在2020年,汕頭市自然資源局潮陽分局就已經發布通告要對英之園這一違法建筑物進行沒收處理了。
而當我們再深究下去,會發現2020年時,英之園的主人老家的黨委書記剛因為允許同村其他人違章建停車場而被處分。
時間線這么一對,不難發現,有過前科的當地黨委書記陳某林,應當啊不僅幫了同村人,也幫了英之園的主人。
所以在他遭受處分后,有關部門就發出了沒收英之園的指令。
但是這則通告出來之后,英之園被沒收了嗎?顯然沒有。
所以說啊,對于英之園的主人來講,上面估計還有更大的背景。這把傘啊還能接著打下去,而且還一直打到了2025年。
這種程度的背景,想來必定不是什么小魚小蝦類的人物了。
欸那既然如此,疑問又出來了:頂了這么久,怎么最近就一下子要強拆呢?
陳家的發家史
既然要了解原因,那就得先追根,看看這英之園的主人有啥本事能讓這位到現在還不顯山不露水的大人物替他們撐了八年的傘。
根據官方報道,這座英之園的主人呢,就是來自汕頭市潮陽區西臚鎮西二社區的原村民陳英彪。
而比較奇特的是,陳英彪是主人,但不是出資修建者。連在一起出了這十個億的人呢是陳英彪的三個孝順兒子陳賜隆、陳賜雄、陳賜平。
陳英彪呢作為陳家的“家主”,早年當過兵,后來從軍隊退伍又正好趕上時代風口。
雖然暫時沒有通過房地產發什么大財,但是也算是憑借著包工頭的工作,把自己家的經濟條件混到了中等偏上的地步。
隨著他的三個兒子逐漸長大成人,陳英彪也退居幕后。
要么說西臚鎮這地方被稱為“建筑之鄉”呢,風水啊是真的養人,陳英彪的三個兒子在商業上可謂是順風順水,不僅房地產收益特別高,紡織、投資等方面都賺到了不少錢。
而截止2008年,陳英彪的二兒子和三兒子耗費10000萬元,在惠州成立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零幾年的10000萬元,那完全是一筆天文數字,彼時的陳家完全吃上了房地產的紅利,首個樓盤讓他們凈賺2億元。哪怕放到現在,陳家都是妥妥的富豪家族了。
而在自己賺錢的同時,陳家人也不忘給自己賺名聲。
陳英彪在賺錢后就開始陸陸續續地向家中的小學、幼兒園等學校進行捐資,為自己和家族賺足了名聲。
不過截止2022年,在陳英彪所有的認捐中,兌現的僅有12萬元的校服項目,雖然疑似“詐捐”,但成就陳英彪“鄉賢”的名聲,卻是足夠了。
如此來看,陳家的確有十足十的資本,也非常會運作,有大人物能幫他們十幾年的時間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那么現在,為什么頂不住了呢?自然是陳家的資本不太行了。
疫情過后,遭受重創的房地產企業也給陳家帶去了致命打擊,陳家的集團公司被法院進行破產審查,幾千萬到上億元的官司不斷地落在陳家頭上,兩位商業掌權人也被限制高消費。陳家算是真真正正的“地主家也沒余糧了”。
上面那位大人物究竟是及時抽身,還是自身難保?我們也不曾得知。
但現在,確實是沒有人再為陳家的英之園遮風擋雨了。
如今強拆令一出,眾人紛紛關注其建成過程的同時,也對“拆不拆”一事爭執不休。
有人認為建造它使已經是勞民傷財,如今再強拆掉又要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倒不如保留這棟華麗之極的現代豪宅,留作景點,也能向游客展示特色的潮汕建筑風貌,還能留著做一個反面素材,警醒后人;
也有人堅定地認為這種建筑占據公共資源還違法,必須得拆了,以堅決地態度抵制這種不良風氣。
兩方都有理,到現在誰也說服不了誰。
但無論如何,找出陳家的“保護傘”并加以處罰,好好地整肅一下這種歪風邪氣才是當前的要緊事。
《潮汕豪宅“英之園”面臨強拆:曾被實施沒收,8年間舉行5次聽證會》—大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