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從1969年實現載人登月成功,“月球上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這句話是美國多年來的驕傲。
他們認為自己是人類科技的先驅,但是幾十年來他們再也沒能重返月球。如今美國造出了“秘密武器”,想先一步搶占月球資源,復現自己曾經的榮耀。
美國公司發明了一個特殊的機器,能一小時處理百噸月壤!他們盯上的不是黃金,而是驅動人類未來的清潔能源——氦-3。
氦-3是一種月球上廣泛存在的特殊能源。與產生大量高放射性廢料的傳統核裂變不同,氦-3聚變的主要產物是質子,對設備損害小,廢物處理也大幅簡化,因此被稱為“下一代能源”。
氦-3的用途廣泛,不僅可以用于發電站,還能滿足國防需求,以及為量子計算等頂尖科學研究提供所需的超低溫環境。
數十億年來,太陽風像一臺永不停歇的噴砂機,不斷將氦-3注入月球表面的塵土中。盡管具體數量還有爭議,但保守估計也有幾十萬噸,樂觀的甚至認為可能超過百萬噸。
哪怕只取最低值,這儲量也足夠地球用上幾百年甚至幾千年。試想,一百噸氦-3聚變釋放的能量,就可能滿足全球一年的電力需求,這份能量密度,讓煤炭石油望塵莫及。
面對如此誘人的前景,美國人坐不住了,率先吹響了月球采礦的號角,直接點名就要月球上的氦-3。
雖然他們重返月球的“阿耳忒彌斯”計劃磕磕絆絆,最近幾次無人探月任務也接連失利,但這似乎沒能澆滅他們開發月球資源的雄心。
一臺專門為月球環境量身打造的“挖掘機”原型機已經露面了,它是國西雅圖的初創公司 Interlune和農工業設備制造商 Vermeer聯合設計研發的。
研發公司介紹,如果它火力全開的話,每小時能處理上百噸月壤,而且能向下挖到三米深——這正是科學家們推測氦-3相對富集的地方。
該公司已經成功研發出從月壤中提取氦-3 的技術,這臺機器會在月球上當場提取氦-3,然后將濃縮物帶回地球。
如今這個機器已經成功簽署了兩份銷售協議,準備投入正式生產。他們的路線圖畫得很清晰:第一步,大概在2025年底,先送一臺高光譜相機去月球南極偵察地形,摸清楚哪里氦-3最多。
第二步,叫“探路者”任務,會派個著陸器帶著傳感器和簡易提取設備去現場驗證。他們選定的掘金地點——月球南極,可不是隨隨便便挑的。
這里本來就是全球探月最熱門的地方。大家不僅覺得這兒氦-3多,更因為南極永久陰影區里可能藏有大量水冰。
水冰是未來在月球建基地、讓人類長期住下來的命根子,能分解出氫氧做火箭燃料和生命保障。所以,月球南極早就成了包括中國、印度、俄羅斯在內多個國家探月計劃的兵家必爭之地。
美國把采礦目標鎖定這里,無疑是直接把這場資源爭奪戰推向了更復雜的地步。盡管美國描繪的月球采礦藍圖如此激動人心,但外界普遍還是保持著一份謹慎。
最讓人心里沒底的是,美國自家的重返月球計劃都還沒完全穩當,大規模、常態化地把設備和人送上月球的能力,能不能支撐起這么大的采礦野心,真不好說。
畢竟,要把這么一套復雜精密的挖掘處理系統安全送到月球,并在極端環境下穩定運轉,這本身的工程難度就高得嚇人。
回過頭看看美國航天這些年的軌跡,搞火星采樣返回,一開始總是宣傳得震天響,結果呢,往往深陷預算泥潭、技術難題,進度一拖再拖,最后可能還不得不大幅縮水甚至取消。
美國宇航局現在特別推崇跟商業公司合作,這固然能激發活力,但也引入了更多不確定性。商業公司,肯定得考慮盈利和風險,這可能讓項目缺乏長期穩定的支持。
對于怎么提取月球氦-3,中國科學家同樣下了不少功夫研究,而且提出了一些跟美國不太一樣的技術思路。
我國首臺太空采礦機器人在中國礦業大學誕生。中國礦業大學劉新華教授團隊研發的太空采礦機器人的基本形態為六足模式,有三個輪足和三個爪足。
比起所謂采礦機,我們現在正在研究月壤轉頭,我們有可能先嘗試用月壤在月球表面蓋房子,然后再談開放,這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從先建個小前哨,慢慢擴展,再到探索怎么在月球上利用和開采資源,中國的月球戰略展現出一種不急不躁、循序漸進的節奏感。
當前,關于月球這些外層空間資源到底該怎么開發利用,國際上還沒有一個統一、大家都能接受的法律框架。
有人覺得,月球資源就像是國際公海里的資源,誰有本事去撈,撈到了就是誰的,“先到先得”。要是這種規則占了上風,那肯定會讓各國在月球資源開發上鉚足了勁兒地競爭。
也有人把美國這次高調宣布采礦計劃,看作是一種戰略姿態,也許是想故意刺激其他國家,讓他們跟著投入新一輪的“太空競賽”。
面對美國畫出的月球采礦大餅,以及他們定下的“2025年底啟動第一步勘探”的時間表,全球的航天界和能源界無疑都瞪大了眼睛,等著看戲。
然而,從紙面上的宏偉計劃到最終的實際成果,這中間隔著無數道技術難關和工程挑戰。
只有當那臺探測器真的發射升空,那臺挖掘機真在月球表面吭哧吭哧地開動起來,氦-3樣品真的被安全帶回地球,美國的這份雄心壯志,才算是真正得到了驗證。
我國首臺太空采礦機器人在中國礦業大學誕生
2025-03-17
美國私企Interlune研發出月壤氦-3 提取技術,已簽署兩單銷售協議
IT之家
2025-05-12
美國初創公司推出月球采礦機器原型,每小時可挖 110 噸月壤
IT之家
2025-05-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