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稱,5月19日,馬來西亞成為首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采用華為昇騰芯片的國家。
結果消息才過了一天,馬來西亞政府便在美國的施壓下撤回聲明。
不到24小時,中方果斷亮出底牌,這一次美國霸權不好使了。
新世界的崛起
早在數年前,美國政府就開始對華為進行一系列的限制措施,試圖阻止其在全球范圍內的發展。
特別是今年5月12日,美國商務部發布了一項新的打壓文件,宣稱任何使用華為芯片的行為都將被視為違反出口管制規定。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5月19日,馬來西亞官方宣布計劃構建一個基于華為芯片的人工智能系統。
按照馬來西亞方面的計劃,預計在2026年將部署3000臺華為高階GPU,但僅隔一天后又撤回了這一聲明。
是出于對美國壓力的屈服,還是另有隱情?
近年來,馬國在政治與經濟事務上一直保持著親華的姿態。即便在美國發布涉及華為芯片禁令之后,馬來西亞仍決定頂住壓力繼續推進與華為的合作項目。
僅僅一天之后,這份勇氣似乎就消失了,馬來西亞之所以改變立場,可能是受到了來自美國方面的直接或間接的壓力。
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局勢下,沒有幾個國家愿意輕易挑戰超級大國的權威。但這是否意味著華為將失去一個重要市場?答案或許并非如此簡單。
面對美國的制裁手段,中國并未選擇沉默,5月21日,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鄭重宣布,將依據《反外國制裁法》采取法律手段
應對那些協助美國實施針對華為芯片限制措施的實體,美國對中國相關企業的打壓行為具有明顯的針對性和歧視性特征。
并明確表示任何協助執行這些措施的個人或組織都將受到法律追究,中國的強硬態度,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心。
這一次中國商務部沒有選擇如往常一樣,用單純的“外交譴責”美國的霸權行為,而是直接選擇動用法律武器的王牌,給予美國全力一擊。
面對挑戰的選擇
當世界各國都在觀望中美之間的博弈時,英偉達CEO黃仁勛的一番話引起了極大地爭議。“美國針對人工智能芯片向中國實施的出口管制措施”已然是一次失敗的嘗試。
他直言不諱地指出,自特朗普政府執政以來,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已從95%下降到了50%。
這一數據無疑揭示了一個事實,即使面臨重重困難,中國的本土AI芯片產業依然生機勃勃,而美國正在失去龐大的中國市場。
中國在芯片領域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多年來,由于技術封鎖等原因,中國企業在半導體制造等多個關鍵環節長期依賴進口。
正是這種外部環境的壓力,激發了中國企業自主創新的動力,如今,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高科技企業正在逐步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向著更加獨立自主的方向邁進。
在未來幾年里,中美兩國之間關于科技領域的競爭將會如何演變?對于這個問題,沒有人能夠給出確切的答案。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可能會重新審視自己與中國合作的價值。
許多觀察家認為,當前的局面已經不僅僅是兩個國家之間的爭斗,而是關乎整個世界科技格局的重大調整。
世界各國目前都在觀望中美兩國的態度,但是同時他們也要盡快做出選擇,是追隨強者腳步,還是尋找新的伙伴共同成長?
馬來西亞是否會最終棄用華為?目前來看,雖然短期內面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但從長遠角度考慮。
考慮到中馬兩國間深厚的政治經濟聯系以及華為產品的性價比優勢,答案似乎是顯而易見的。
盡管美國政府持續加大對華為等中國科技公司的打壓力度,但在實際操作層面卻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美國企業擔心失去中國市場會對其造成巨大損失,并且美的一些盟友國家也開始質疑美國政策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如今美國針對中國的人工智能芯片進行制裁,日后也能用這種手段來壓制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科技公司,這對其他國家的科技來講是非常不利的。
外交部如今做出了強硬的回應,讓世界各國都明白中國捍衛自家科技企業發展的決心,不敢盲目跟從美國一起打壓華為芯片。
中美兩國大國最適合的相處方式就是和平共處,互惠互利,中國有美國需要的龐大市場,而美國的先進科學技術也知道我們借鑒和學習。
希望特朗普政府可以撤回對華為芯片的封鎖,希望中美兩國可以在外交上取得更好的成就。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信息來源:新浪財經2025-05-23 09:50:美國對AI芯片出口管制 封鎖華為昇騰:商務部再回應 堅決反對!
中國新聞網2025-05-21 22:10:美國企圖全球禁用華為昇騰芯片等,商務部:執行美方措施涉嫌違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