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菲律賓出動2艘公務船,打著科學考察的幌子,擅自闖入鐵線礁海域,并強行登礁插上國旗,結果還未嘚瑟多久,就被中國海警執法人員驅離。
不過,菲船仍不死心,突然調整船頭,一頭撞向中國海警船。中方立即作出反制,啟動高壓水槍噴射,但兩船仍發生輕微碰撞。
菲船的左舷船頭、煙囪和船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損。據悉,菲船被狠狠教訓一頓后,曾向在附近海域執行任務的美軍尋求幫著,但美國似乎不愿意介入此事,以“未得到授權”打發了菲軍。
這一細節充分暴露出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戰略猶豫:既想利用菲律賓牽制中國,又不愿直接卷入軍事沖突。
這也說明,菲律賓僅僅是美國用來牽制中國的棋子,而且是一枚隨時可以拋棄的棋子,盡管美國隔三差五拿《美菲共同防御條約》安慰菲律賓。
就在大家以為菲律賓要消停一段時間時,菲律賓政府又要在南海搞事情。
《菲律賓商報》透露,菲律賓民間團體“這是我們的”聯盟將于5月26日,在南海敏感海域組織一場上演跨國唱會。
按照菲媒的說法,主辦方為此次海上演唱會投入大量資源,單是邀請的菲律賓歌唱明星就有抒情搖滾歌手Ebe Dancel、女團Rouge、男團HORI7ON等。
另外還有來自日本的三海郁彌、韓國女團1:Mond、印尼歌手Viona和馬來西亞歌手Kai Ma等歌唱選手。
主辦方和演唱人員將從馬尼拉出發,經巴拉旺省(Palawan)艾尼島(ENido),航往南海中業島附近海域舉辦海上演唱會,之后航返馬尼拉。
主辦方聲稱這是“和平宣示主權”,但明眼人能夠看出,這是菲律賓政府精心設計的“輿論戰”。
主辦方有意要求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南海、東海、黃海周邊國家的歌手參與,就是想讓南海問題國際化,吸引更多國家關注,進而對中國施壓輿論壓力。
最新消息顯示,5月23日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發言人公開聲稱"演唱會船隊將配備國際觀察員",試圖進一步強化事件的"國際化"標簽。
再者,菲方邀請民間歌手在中業島海域唱歌,而不是讓菲軍執行任務,試圖通過這種“民間行為”模糊軍事與民事界限,向中方進行“軟對抗”,并以此宣示主權。
若中方采取強硬措施,驅趕這些歌手,就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菲方趁機拍攝視頻,經過一系列剪輯、拼接,再拿到國際社會大肆炒作,污蔑中方對普通人士下狠手,進而抹黑中方形象。
這不是“這是我們的”第一次組織類似“活動”。第一次較大的動作發生在2023年,當時該組織一次出動100多艘漁船向黃巖島聚集,試圖闖入12海里海域。
但在中國海警船強力介入下,這些漁船不敢前進半分,分到該組織發放的燃料、食物后一哄而散。這也說明,這些活動帶有明顯的政治目的,所謂的“民間組織自發行為”就是擋箭牌。
值得注意的是,這件事背后似乎有人在背后操縱?!斑@是我們的”聯盟名義上是菲律賓民間組織,成員包括漁民、記者、藝術家和政治人物,甚至包括參與過“南海仲裁案”的前菲律賓最高法院大法官卡皮奧。
組織實際牽頭人是拉斐拉·大衛,是菲律賓公民行動黨主席,此人與菲律賓政府和美國政府關系密切。
如此,該組織的很多活動高度政治化,2024年5月,該組織曾策劃漁船“運補”黃巖島行動,宣稱“勝利”卻在距離島礁50海里處退縮,但最終被中國海警全程監控并驅離。
那究竟是誰在躲在背后為“這是我們的”聯盟撐腰的。
據調查,“這是我們的”組織是美國針對中國推出的“妙手”戰略計劃的一部分,就是為在南海牽制中國,所以在該組織成立之初,美國給予了大量支持。
美國國際開發署2024-2025年度預算顯示,向菲律賓"公民社會組織"的撥款激增47%,其中明確標注"南海項目"的就達820萬美元。顯然, 有部分資金進入“這是我們的”聯盟。
美國通過資助這類民間組織,試圖在南海構建“法律-輿論-行動”三位一體的對抗框架,利用商業技術收集所謂“中國侵略”證據,并通過媒體和NGO傳播。而此次在中業島海域舉行所謂的跨國演唱會就是最新實踐。
菲律賓的演唱會鬧劇猶如南海博弈的縮影:當硬實力對比懸殊時,弱勢方往往訴諸象征性表演。但現代國際政治終究要靠綜合國力說話。
中國面對菲律賓這種軟挑釁,正一步步對其瓦解和分化,這從東盟很多國家不支持菲律賓,就能看出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