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礁局勢”會轉變成“仁愛礁模式”,這并不是筆者一廂情愿的認為,而是近期已經切實發生的客觀現實。
5月20號當天下午,我國的海警單位對外發布消息,指出菲律賓的一艘民用船只再次進入了仁愛礁進行生活物資的補給。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海警船只進行詢問確認,并且全程監管。
可能看到這樣的一則消息,很多朋友會覺得不以為意,畢竟在過去幾個月,這已經不是我國第1次發布類似的消息了。不過在海警發布的內容中,還是能夠發現一處比較異常的情況:菲律賓對仁愛礁進行運輸補給的時間其實是5月16號,從16號到20號消息公布,時間其實已經過去了整整5天,而在這5天的時間里,菲律賓方面的相關媒體對于這次對仁愛礁的成功補給沒有進行任何方面的報道。
這種做法與之前相比顯然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菲律賓在南海的一些動作,尤其是對于包括仁愛礁在內的相關島礁的補給活動,總是會在活動完成之后發布一些現場的視頻、畫面和相應的文字消息,以此在輿論方面幫助自己站住腳,進行相應的炒作。這次菲律賓方面在輿論上的安靜,確實有些一反常態。
要知道,同樣是在幾天之前,菲律賓海軍也派出了自己的運輸艦進入我國的中業島進行補給。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海軍051B導彈驅逐艦迅速前往現場海域,當時菲律賓在發布現場畫面的時候,直接把拍到的中國戰艦的畫面公布了出來。
從菲律賓媒體公布的畫面中,能夠看到他們的運輸艦在中業島進行補給的同時解放軍的戰艦已經出現在了他們的后方進行近距離的監控。
雖然菲律賓海軍在051B的面前不敢造次,但是這并不影響他們把現場的畫面對外公布和相應的情況說明。這種輿論方面的操作對于這個南海國家來說在過去很多年的時間里,實際上都是一種常態化的東西。然而現在這種常態化的東西在仁愛礁的后勤補給中,卻失效了。難道菲律賓人現在已經轉變了立場,不想在南沙范圍內與我國頻繁的爆發沖突與矛盾嗎?
對于這個問題,筆者個人認為,不是菲律賓回心轉意,而是迫于強大的壓力,而這種壓力就來自于我國全方位的海空一體化的執法壓力。
仁愛礁和中業島都是屬于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目前這兩座島嶼的實際局勢又有不同,菲律賓在中業島上非法占據了已經超過半個世紀了,我國目前正在處于逐步加強周邊海域控制能力的過程中,菲律賓對中業島進行補給的時候,后方出現的解放軍戰艦就足以說明這個問題了。而仁愛礁經過我國這幾年的經營和維護之后,無論是內外海域,無論是海上還是空中,都已經實現了全方位的管控。我國對于菲律賓非法坐灘的那艘登陸艦的處理辦法是,要求其離開,在沒有離開之前,如果菲律賓想要進行運輸補給,首先需要得到我國的許可,其次要在我國的全程檢查和監控之下才能夠用民用船只進行生活物資的運輸。
一開始菲律賓對于我國提出的這種從人道主義出發的要求,實際上是不想遵守的,但是在爆發了多次沖突和對峙之后,我國用實力讓菲律賓清醒的意識到,如果不按照我國制定的規則來的話,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接近仁愛礁進行補給活動。而如果他們想要確保自己的登陸艦繼續待在仁愛礁,確保自己戰艦上的軍人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就必須要按照中國的要求,按照中國的標準來做事情。這是仁愛礁在過去兩年里,發生的最大的一個變化——我國對于仁愛礁的管控已經落實到了最實際的范疇之內了!
面對這種情況方面的變化,菲律賓也經歷了從一開始的不服,對抗,到最后的只能夠默認的心理變化。
在了解到這樣的一個客觀情況之后,再把5月20號我國海警單位對外發布的消息,以及在事情發生之后5天菲律賓媒體方面的沉默聯系在一起看的話,我們也就知道菲律賓媒體為什么不再宣傳這種運輸補給活動了,因為實在沒有任何意義了。
而在文章中,筆者提到的“仁愛礁局勢”有可能轉變成“仁愛礁模式”,指的就是這種在客觀中發生的變化。總結來說,我國對于此類問題的處理辦法是:有歷史可追溯,有法律可依據,在輿論上不落下風,執法先行,武裝殿后,切實改變。
這套模式除了目前的仁愛礁之外,未來有可能在我國南海,尤其是南沙范圍內,被試用到其他的有爭議的島礁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