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法:第三屆“觀音山論劍”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全文約1450字,預計閱讀需要3分鐘。
正文:
前言:何為“觀音山論劍”
“觀音山論劍”研討會將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當作比武論劍的擂臺,比拼的是法治之劍、正義之劍。
第三屆“觀音山論劍”的主題是: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民企辦國家級公園的重大嘗試;促進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貫徹《民營經濟促進法》。
01: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簡介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從1999年承包荒山開始,26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05年被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成為民營企業辦國家級森林公園的首次嘗試,具有標桿性的意義。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貫徹“生態建園、文化立山”的理念,不僅在生態保護、動植物保育方面每年投入上千萬巨資,而且每年舉辦上百場文旅體活動和各種大型會議,如中國作家高峰論壇、中國當代文學高峰論壇,著名作家賈平凹、諾貝爾獎獲得者等等都有出席,大型會議如全國縣域經濟發展大會、觀音山民營企業法治論壇等,在全國的文旅企業中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一方面是榮譽與成就,另一方面是難題與困惑,二十多年來,正因為它成功了,所以引來少數腐敗官員的索賄、索要股份、搶奪經營權,直到最高法院維護了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民營企業經營權,最高人民法院保護了民營企業家的權利。
02:北京召開第三屆“觀音山論劍”研討會
2025年5月3日,北京春暖花開,花氣襲人,此時召開的第三屆“觀音山論劍”研討會,關注民營企業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解讀新出臺的《民營經濟促進法》,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教授、中國企業管理協會咨詢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杲占強總經理、第六屆第八屆全國“優秀刑事辯護律師”賈霆、中國經濟時報財經中心主任王南、企業與法律網主編、中國律師100人創始人金仲兵、英烈二代資深新聞人、作家唐士軍、法訊網總編輯李堂平、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時代》雜志社王剛會、央廣網法治頻道編輯馮曉麗等蒞臨研討會并發言。
參加第三屆“觀音山論劍”研討會的與會嘉賓圍繞《民營經濟促進法》展開了深度對話。
03:“律媒聯合體”形成制約合力,“律媒名家顧問團”檢驗實效性
專家認為:全面實施民營企業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本質上是政府自我革命的體現,通過明確“不可為”的邊界,實際上拓展了市場主體“可為”的空間。
專家指出:市場經濟既是法治經濟也是道德經濟,法律底線是剛性約束,體現為《民法典》《民營經濟促進法》等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而規范公權力則需要立法監督、司法監督、輿論監督,發揮“律媒聯合體”的獨特作用,通過專業法律分析和公共輿論形成制約合力。
參加第三屆“觀音山論劍”研討會的與會專家認為,律師群體作為法律實務專家,深諳企業運營中的法律風險點;而媒體人則具有敏銳的社會觀察力和輿論影響力,二者的有機結合能夠形成"法律診斷+輿論監督"的復合效應。
專家表示:"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案例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民營經濟發展中的體制性短板,也檢驗著“律媒名家顧問團”這類創新機制的實效性。"
據悉,由十余名律師和財經媒體人共同發起的"律媒名家顧問團"將重點跟蹤類似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民營企業事件。
后記:“觀音山論劍” 的價值意義
“觀音山論劍”研討會以其跨界視角和務實精神,為民營經濟法治化建設貢獻了多維度的智識成果。
從產權明晰化的制度設計到《民營經濟促進法》負面清單的管理創新,從“文明底線、法律底線”的雙重底線思維的價值引導到公權力規范的機制構建,從企業家思維到產業聯合的產業家思維升級,研討會勾勒出一條民營經濟多重保障的發展路徑。(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