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NBL季前賽悄悄收官,看上去和往年沒啥大動靜——冷冷清清的山東青島賽區,8支球隊“激烈過后,場館里稀稀拉拉的觀眾,掌聲還沒草根網紅球賽熱鬧,氣氛一度冷到了極點,常規賽8支隊,季后賽直接8進8,賽制都快成段子了,你說這還叫職業聯賽嗎,投資人一把眼淚一把錢砸進去,真不是鬧著玩,萬一再走一個隊,剩下的比賽真就要靠自娛自樂撐場面了,問題來了,NBL還值得繼續嗎
往前捋兩年,疫情結束,NBL恢復主客場,結果場面更蕭條了,2023陜西信達鬧罷賽,直接把總冠軍拱手送人,籃協一紙“禁賽一年+罰款百萬的大罰單,算是把NBL歷史檔案再添一筆,陜西信達背后還有房地產危機,項目爛尾、企業生死線,誰能想到投資籃球的背后,是一地雞毛,2024賽季,10隊參賽,合肥一家包攬兩隊,陜西信達禁賽、遼寧雪狼說退就退,楊鳴剛官宣加盟雪狼不到一個月,球隊直接關門,場面一度啼笑皆非,強弱分明,星味全無,香港金牛才第二年就奪冠,像當年安徽文一一樣“速通成就,欠薪新聞見怪不怪,球員也只能自求多福
對比CBA,NBL幾乎全是民企自掏腰包,沒有國企兜底,沒有體育局“背鍋,遇上經濟下行,企業收緊,NBL毫無自我造血能力,CBA擴軍沒戲,老板們只剩解散球隊這條難以啟齒的路,回頭看,2017年CBA公司競賽總經理張雄一句“五年不擴軍,NBL直接被潑冷水,管辦分離、市場化,這些詞在NBL身上成了笑話,強隊盼沖CBA,中游混口飯吃,弱隊陪跑刷存在感,五年不到,中國男籃自家門口“滑鐵盧,奧運爽約,籃球口碑冰凍期,李寧贊助也腰斬,CBA獎金縮水,強弱差距拉大,擴軍徹底沒戲,籃協有領導甚至建議讓NBL變CBA青年聯賽,最后,CBA股份改革,20隊成聯賽老板,NBL老板想上位,不僅要看20個CBA老板臉色,還得掏一大筆加盟費買股份,說白了,跪著送錢都不一定讓你進門
再看NBL現狀,媒體資源幾乎為零,晉級通道關死,商業變現全靠老板“用愛發電,市場有熱錢時大家還能玩玩,現在愛都耗盡了,你說讓球員、外援、教練還怎么堅持,投資人認栽,其他人也撐不住了,球迷還會買賬嗎,現實就是,哪家俱樂部說“不玩了,沒人會意外,甚至還會點贊回懟,NBL這場子,真的快撐不下去了
但話說回來,NBL這局面真是輸在自己手上嗎,不全是,市場沒熱度,體制沒空間,政策不給路,媒體不給曝光,老板沒回報,球員沒保障,整個生態鏈都在掉鏈子,NBL能撐到現在,已經算是奇跡了,早些年也有過一陣子熱鬧,草根逆襲、黑馬奪冠、地方品牌上頭條,這些都成了回憶殺,現在的NBL,更像是中國籃球的“邊角料,偶爾刷個小熱搜,更多時間被CBA和網紅球賽搶了風頭,真要問NBL還有沒有意義,答案是——還真有,只不過意義早就從“職業聯賽變成了“籃球生態的補丁,甚至是部分老板的情懷收割場
有人說,NBL應該是青訓基地、預備隊聯賽,這話不全錯,但問題是,誰來買單,誰來兜底,誰還愿意接盤,投資人心態早就變了,能撤就撤,能拖就拖,實在撐不住就一拍兩散,球員能混CBA混CBA,混不了只能去網紅賽場搏流量,NBL這片“試金石地帶,已經快被市場和體制雙重夾擊擠壓沒了
所以現在的NBL,說到底就是“三無困境——無媒體、無晉級、無盈利,老板們用愛發電,球員和教練靠情懷續命,球迷看個樂子,真要指望它承載中國籃球的未來,有點不現實,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待拆的工地,隨時都可能塌方,誰先走誰先自救,剩下的只能互相點贊表個態,沒人再幻想NBL能逆風翻盤
最后,NBL還有沒有繼續下去的意義,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站在現實角度,倒不如給老板們多點尊重,別再道德綁架,誰也不是來做慈善的,哪天聽說又有球隊退賽,大家點個贊、發個彈幕,也算給中國籃球留個紀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