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新一期集訓名單一出,氣氛肉眼可見地炸了,伊萬科維奇的用人思路,最近這兩年多少算是球迷茶余飯后的“老梗,但這次大名單公布,關于王上源的討論明顯又占了上風,說是爭議不斷都不算夸張,畢竟他能連續首發,已經讓不少老主帥都自愧不如,網友一邊刷著“伊萬膽子真大,一邊在各大平臺對噴,場面甚至一度有點失控
對比上期33人大名單,這次只帶了27人,落選的包括韓佳奇、王振澳、蔣圣龍、高準翼、汪海健、劉浩帆、侯永永、拜合拉木、程進和李源一,理由其實也不復雜,傷病影響、位置重疊、聯賽出場率低,基本就是三板斧,最讓人意難平的還是李源一,現階段中超助攻榜并列第一,狀態不俗,結果還是被無情刷掉,這一操作直接把球迷的質疑值拉滿,紛紛在評論區點贊回懟,說“擺爛都沒這么擺的,而關于王上源的排頭,直接沖到了前幾位
說到底,王上源的問題不復雜,球迷最常提的槽點就是:他踢的后腰,位置感偏弱,防守失位嚴重,攻防轉換基本沒有亮點,尤其是在伊萬執教后,幾乎場場名單里有他,多次首發,表現卻始終平平,甚至場面話說點,國足前幾任主帥都不敢這么用,伊萬則是一路頂著壓力給機會,結果兩場單后腰的戰術打法全部失敗,國足中后場防守形同虛設,黃政宇、王上源輪流坐莊,誰也扛不住,場上鏡頭給到他們時,解說員都得咬咬牙找詞,網友都在刷“這波操作有點離譜
更讓人無語的是,三月份的18強賽,國足先是客場踢沙特,王上源首發,結果球隊中場被按著打,防線前的保護形同虛設,黃牌累計停賽后,回主場打澳大利亞,黃政宇頂上,戰術依舊沒變,結果還是防線風雨飄搖,單后腰思路在亞洲強隊面前幾乎沒有實效,球迷一邊看,一邊在彈幕區刷“這下看明白了,單后腰不是誰都能扛,可伊萬還是堅持帶上這倆人,理由也不新鮮:要加強進攻、要對位替換,聽著有點道理,但真到場上,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
其實說白了,王上源并不是沒有優點,他身體條件還行,偶爾有點大場面經驗,但放到國家隊級別,尤其是這種生死戰,防守失位、站位問題被無限放大,特別是面對沙特、澳大利亞這種級別的對手,任何一次卡位不到位都可能直接丟球,回頭看每次國家隊比賽前的聯賽,王上源的發揮也不算出彩,這絕不是巧合,球迷群體其實很現實,誰狀態好誰上,講究個“用人唯賢,可現在看,伊萬用人思路更像是“用人唯熟,特別信賴自己看中的那一撥人
接下來的兩場比賽,6月5日對陣印尼、6月10日打巴林,壓力已經拉滿,如果不能連續贏球,國足世界杯希望就等于提前拜拜,伊萬現在的選擇,其實是走鋼絲,畢竟王上源、黃政宇兩人首發的話,防線保護能不能做住,攻防轉換能不能提起來,都是大大的問號,想想前幾場比賽的畫面,球迷心里都沒底,畢竟一旦中場坍塌,后防線再強都白搭
有意思的是,伊萬科維奇其實不是第一次在用人上引發爭議,去年亞洲杯開始,就有一些“老熟人反復出現在名單里,球迷調侃這是“伊萬的朋友圈,但這次落選的李源一其實恰恰說明,如果只看聯賽表現和數據,他完全有資格進國家隊,反倒是一些表現平平的球員還能屢屢進入大名單,讓人懷疑這背后是不是還有別的考量,不排除戰術體系、臨場適應性這些隱性指標,但從結果看,效果遠遠沒達到預期
問題來了,這樣的用人邏輯,到底是堅持自我,還是無奈之選,或者說,是不是教練自己也在賭一把,畢竟國足這幾年換帥如走馬燈,戰術風格、球員組合都在不停輪轉,陣容穩定性始終成了奢侈品,伊萬現在的選擇,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抗“臨時抱佛腳式的換血,只不過代價可能是丟掉本該爭取的積分,球迷想要的,始終是有說服力的表現,而不是一場場的“試錯
當然,話說回來,教練用人從來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成敗論英雄,但國家隊特殊在輿論壓力大、容錯率低,特別是像王上源這種爭議型球員,一旦場上出錯,球迷的記憶不會給你太多機會,甚至會被貼上“擺爛“關系戶的標簽,這幾年國足風評本來就不高,一次次爭議名單,只會加劇信任危機,想讓球迷買賬,靠的還是場上的真東西
臨近生死戰,伊萬的選擇已經沒有回頭路,王上源能不能證明自己,國家隊能不能穩住陣腳,答案很快就會揭曉,而在這個節骨眼上,或許大家都應該冷靜一點,給球隊一點空間,也給教練最后一次機會,畢竟,國足已經沒有多少可以浪費的機會了
#王上源首發 #伊萬科維奇用人爭議 #國足名單 #世界杯預選賽 #李源一落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