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NBA官方剛剛公布了本賽季的最佳防守陣容名單,緊接著又將迎來常規賽最佳陣容的重磅揭曉,這個獎項年年有爭議,今年依然不例外,畢竟常規賽誰才是最強五人,輿論場上總能吵出花來——你說純看數據吧,戰績拉胯就說不過去,你要只看戰績,那場均30+的得分王干脆直接無視?這事兒擱誰身上都不服氣,所以每年一到這個節點,球迷和媒體的對噴基本就是例行公事,熱鬧歸熱鬧,最后名單一出,誰哭誰樂都得認了
說回正事,今年預測出來的最佳一陣五虎,分別是約基奇、字母哥、塔圖姆、亞歷山大和米切爾,乍一看,這陣容“面子和“里子都還算照顧到了,進攻防守兼顧,個人數據和球隊成績也各有說法,約老師這個賽季的數據不用多說,場均29.6分12.7板10.2助攻,外帶1.8搶斷,投籃命中率57.6%,三分命中率41.7%,掘金戰績也穩進西部前四,中鋒位置基本沒有懸念,畢竟聯盟里能打出這種統治力的,也就他一人
再看雙前鋒,字母哥和塔圖姆,前者場均30.4分11.9籃板6.5助攻,效率拉滿,帶隊也進了東部前五,雖然雄鹿這賽季后半段有點擺爛傾向,但常規賽整體還是能打,塔圖姆更是凱爾特人的絕對核心,帶隊戰績東部第二,個人場均26.8分8.7籃板6助攻,攻防兩端都在線,這倆人的優勢是穩定,既有輸出又有團隊屬性,很難挑出太大毛病,你說要把他們拉下來,估計得靠賽季級別的“黑馬爆發
后場方面,亞歷山大和米切爾其實是今年最容易引發爭議的點,先說亞歷山大,這家伙常規賽場均32.7分5籃板6.4助攻1.7搶斷,帶著雷霆直接干到西部第一,這種表現放在任何年份都是頂級MVP級別,唯一讓人猶豫的可能就是,雷霆整體偏年輕,季后賽底蘊不夠,但別忘了,常規賽陣容評選看的就是常規賽,亞歷山大這波輸出,實至名歸
米切爾的問題則出在騎士整體“超標了,球隊東部第一,米切爾場均24分4.5板5助攻1.3搶斷,雖然數據不算炸裂,但團隊屬性極強,效率也不低,這種“帶隊型后衛向來是評選中的香餑餑,關鍵時刻能站出來,輿論場上雖然有人質疑他刷數據,但看過全場比賽的都知道,米切爾對騎士的作用遠比數據好看,所謂“帶隊贏球才是硬道理,今年一陣給他,也不算太離譜
當然,每年這份名單都會有遺珠,比如東契奇和庫里,這兩位數據都很炸,但球隊戰績略遜一籌,尤其是東契奇,場均30+得分,助攻籃板樣樣不差,只能說獨行俠整體拉胯,評選標準卡得太死,運氣不好只能飲恨,庫里這賽季個人依然神勇,不過勇士的戰績掉鏈子太狠,常規賽評選里很難“帶病上崗,只能說評選規則擺在這,有取有舍,誰也沒法面面俱到
你說問題來了,這份預測名單真的沒有爭議嗎?顯然不是,像有人說,塔圖姆的“隱身場次不少,關鍵戰不夠硬,字母哥帶隊后半程掉鏈子,也有點“刷子嫌疑,亞歷山大雖然數據爆炸,但雷霆體系加成很大,米切爾則被質疑“團隊溢價,約基奇倒是唯一不怎么被噴的,畢竟三雙級別內線,誰用誰知道,但現實就是,最佳陣容本來就不是一個“數據機器比拼,更多是綜合考量,你既要看數據,又要看帶隊能力,還要看輿論導向,甚至場外影響力,評選這個事兒,永遠不可能做到人人滿意
從歷史角度看,最佳陣容的門檻其實越來越高,過去那種“刷子型球星還能靠個人表現入選,現在不行了,你沒出場65+場,沒帶隊進前四,基本就別想進一陣,聯盟規則縮緊了,球員和球隊都得更卷才有戲,這其實也是好事,避免了“數據刷子橫行,讓真正有價值的球星站在臺前
總結一句,這份預測名單有爭議,但不離譜,數據和戰績并重,個人能力和團隊表現兼顧,約基奇領銜,字母哥、塔圖姆、亞歷山大、米切爾分布前后場,基本符合本賽季的主流認知,雖然有遺珠,不過規則面前誰都得服氣,球迷們可以點贊回懟,但最終還是要看官方投票結果,畢竟這才是聯盟話語權的體現,明天名單一出,不管誰進誰出,新的爭議很快又要來了,這才是NBA的日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