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我市安排部署“增強文化軟實力,講好汾陽故事”文化建設工作,動員全市上下凝聚共識、擔當作為,進一步將汾陽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汾陽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文化動能。市委書記李正奎,市委副書記、市長賈永祥出席會議。
近年來,我市著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同發展、文化繁榮和文明進步共同提升,汾州故事持續講好,文明新風厚植弘揚,文化事業守正創新,全市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會議指出,各級各部門要建立健全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協調機制,確保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有序推進;要加強文物安全設施建設,確保文物安全;要加強對文物的研究闡釋,深入挖掘文物所蘊含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和文化內涵,創新文物利用和展示方式,加快文創產品研發,把文物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我市將實施文化資源挖掘、文化空間優化、文化精品創作、文化保護傳承、文旅融合發展、文化品牌塑造、文化宣傳推廣、文化人才培養、文化素養提升9大工程。各級各部門要把文化建設與當前工作、長遠規劃有機結合,把文化建設與本職工作、業務工作同考慮、同安排、同部署、同推動、同落實,做好文化資源挖掘,對本區域的文化資源進行全面普查、收集整理,讓各類文化符號、文化元素活起來;要全面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推進市、鎮、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豐富文化載體,加大文藝創作,開展各類培訓,推動干部群眾提升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要把文化建設與文化素養提升相結合,將黨的創新理論、中華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風家教等融入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中,讓干部群眾在參與中激發文化興趣,感受文化魅力,以黨風帶政風帶民風,激發廣大群眾參與文化建設,助力汾陽發展。
會議要求,全市上下要深挖文化內涵,讓汾陽故事“立”起來,圍繞特色文化資源,建立文化資源庫,實施數字化管理,打造完整故事體系;要鼓勵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采風,創作一批精品文藝作品,用藝術形式展現汾陽魅力;要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活化利用,打造沉浸式文旅體驗場景。要創新傳播方式,讓汾陽故事“傳”開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汾陽文化資源;要加強與中央、省級媒體的合作,持續提升汾陽知名度;要重點辦好杏花村國際酒文化博覽會,積極舉辦中國菜藝術節、詩酒文化節等活動,邀請知名網紅、文化名人打卡汾陽,以節為媒、以人帶勢。要培育文明新風,讓汾陽故事“暖”人心,要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陣地,持續開展“文明汾陽”創建活動;要持續深化移風易俗,積極推廣“紅白理事會”等制度,堅決遏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現象;要加強鄰里互助、志愿服務等宣傳教育,提升群眾文明素養,讓文明之花在汾州大地處處綻放。要堅持融合發展,讓文化事業“活”起來,持續推進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探索打造精品旅游線路,推動文旅產業提質增效;要依托汾陽歷史名人和各類特色活動品牌,打造特色文化IP,構建汾陽文化品牌矩陣,有效提升汾陽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要推動市博物館盡快投運,提檔升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積極開展“三個一批”“免費送戲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讓文化發展成果惠及汾陽人民。
市領導孟飛、左燕娜、王寶啟、靳福斌、宋鈞出席會議;各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分管副職,市直相關單位負責人,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在村(社區)負責人,文化保護員參加會議。
汾陽融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