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聞網呂梁訊在“三晉寶地”孝義市,大峰幼兒園秉持 “蒙童養正,孝義立身” 的辦園宗旨,深耕孝義文化十余載,以特色教育實踐,成為傳承本土文化的亮眼坐標,為傳統文化與現代幼教融合提供生動范例。
大峰幼兒園精心打造的“孝義課程” 體系,以培養 “有趣、有能、有禮、有根” 的幼兒為目標,豐富且多元。“愛孝義” 課程圍繞孝義味道、景觀、色彩、聲音、習俗五大子主題,讓幼兒在品嘗孝義火燒、描繪中陽樓、學唱碗碗腔等活動里領略家鄉文化魅力。“孝”課程根據小中班幼兒特點,從培養自理能力,到引導學會服務,再到情緒管理,層層遞進,培育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識與感恩之心。“義”課程則聚焦正舉止、學交往、守規則,助力幼兒塑造良好品德。
園內實踐活動更是精彩紛呈,孩子們在學磨豆腐、捏花饃、編織、插花、畫影人、演皮影戲、畫臉譜、剪紙、唱碗碗腔等特色活動中,動手能力、思維能力與合作能力得到充分鍛煉。比如,在磨豆腐體驗中,孩子們用力轉動石磨,看著金黃的豆漿緩緩流出,從中感受傳統美食制作的不易;在皮影戲體驗中,他們手持皮影道具,跟著老藝人學唱經典選段,沉浸式體驗非遺的魅力;在剪紙課堂上,剪刀在孩子們手中靈活翻飛,創作出一幅幅充滿童趣的主題作品。這些活動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思維與合作能力,更讓孝義文化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
從2015年文化內涵雛形初現,到2023年省級課題立項,大峰幼兒園的課程體系不斷迭代升級,并延伸至家庭與社區,形成 “三位一體” 的文化傳承網絡。如今,這座幼兒園早已超越傳統校園的范疇,成為文化基因的孵化器、文明傳承的中轉站和照亮孩子精神原鄉的文化燈塔。
十年深耕,百年樹人。未來,大峰幼兒園還將持續深化課程體系,借助科技賦能,讓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進一步融合。在這片浸潤著孝義精神的土地上,孩子們帶著千年文脈的溫度,正朝著充滿希望的未來大步前行 。(李竹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