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援引韓聯社報道,近日,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發布第21屆總統候選人支持率調查結果,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以超過50%的支持率領先,但與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金文洙的差距有所縮小。調查結果顯示,李在明支持率較上一次調查下滑1.9個百分點,但仍以50.2%的支持率保持領先。金文洙支持率上升4.5個百分點至35.6%,兩人差距較此前有所縮小。若形成雙人對決格局,李在明占優。此次調查面向全國1509名成年選民進行,可信度95%,誤差范圍±2.5%。
李在明(資料圖)
4月中旬李在明剛剛辭去共同民主黨黨首職務時,韓國蓋洛普給出的民調顯示,當時李在明的支持率是38%,而金文洙的支持率是7%,如此巨大的差距,李在明確實可以說是遙遙領先。目前距離韓國總統特別選舉正式開始,只有不到2周的時間,李在明的民調支持率很高,也是最有把握贏得總統大選的,但這確實無法排除,金文洙在理論上仍然存在出線的可能性,回顧韓國歷史可以發現,自建國以來的11位韓國總統,沒有一位在卸任后能夠得到善終,如此危險的職位,包括尹錫悅在內,每位總統都認為自己將成為“青瓦臺魔咒的終結者”。
這是李在明第三次向總統寶座發起沖擊。2017年,他在第19屆總統選舉中止步于共同民主黨黨內初選;五年后的第20屆總統選舉中,他以微弱劣勢惜敗國民力量黨的尹錫悅,得票率僅差0.73個百分點。
如今,他迎來了第三次機會,盡管這并非一場任期屆滿的權利更替,而是一次突如其來的政治地震。2025年4月4日,韓國憲法法院裁定總統尹錫悅彈劾案成立,其職務即刻終止。根據法律規定,韓國必須在60日內舉行新一屆總統選舉,原定于2027年的大選因此驟然提前至今年6月3日。
李在明(資料圖)
在18日舉行的首場電視辯論會上,支持率領先的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遭到所謂過于“親華”的指責。他駁斥說,韓國不應該全盤押注在和美國的同盟關系上,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同樣重要”。
韓聯社注意到,這場四位總統候選人參與的電視辯論會上,李在明此前發表的“親華”言論成為重要話題。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將李在明關于“對中國說謝謝”的說法作為切入口,并圍繞后者的對華外交立場展開聯合攻勢。
李在明此前在公開場合表示,無論臺灣海峽發生什么,兩岸關系的發展與韓國無關,韓國不應介入兩岸關系問題。“我們只需把自己發展好,對大陸和臺灣都說聲謝謝就可以了。”
現在看來盡管李在明依舊領先,但這場原本幾乎板上釘釘的勝選,正在變得撲朔迷離。他的“感謝中國”表態,既引發了保守派的圍攻,也激活了潛藏在政治生態中的極端勢力。這一次不是誰贏得話語權的問題,而是誰贏得了選民真正的信任。
李在明(資料圖)
據韓聯社報道稱,韓國前總統樸槿惠的7個主要支持者團體,在日前集體宣布倒戈,轉而支持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
這難免讓不少人都感到意外。要知道,樸槿惠雖然已經退出韓國政壇,但其依舊是韓國保守派的中堅人物,其支持者自然也是保守陣營的“鐵桿粉絲”,多次為執政黨也就是國民力量黨“搖旗吶喊”,忍不下任何左翼實力的存在。
但現在,這些團體的風向卻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其團體發言人在公開表態時表示,國民力量黨對近期“緊急戒嚴事態”毫無反省,對尹錫悅的“冷處理”也很令人不滿,因此他們決定放棄對該黨的支持。
如今,韓國身處于一個非常微妙的國際局勢,怎么權衡與美國、中國及其他大國的關系,非常關鍵,這直接影響到韓國的長遠發展和安全利益。
李在明所倡導的“務實外交”,實際上就是一條符合韓國國家利益的戰略路徑。
雖然在選舉期間,他的立場可能會被誤解和利用,不過從長遠來看,李在明的外交政策框架更加重視韓國的獨立性和靈活性,以避免韓國在大國角逐中淪為犧牲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