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 林
這兩天,當代國安反間諜劇《絕密較量》收官了。
一開始是刷到了高圓圓當反派的推送,產生了好奇心去看的。殊不知該劇第一集就放了個大招——女間諜巧借相親名目,接近腐化大學教授的戲碼正要開演,燕平市國家安全局三處副處長楊光(張魯一 飾)已喬裝教授、以身入局,在隊友的配合下,成功將間諜逮捕。
緊接著,劇情高能來襲,間諜王小泉在境外敵對勢力的教唆下,頂替冒充會場的服務人員,成功毒倒了我方一名高級官員,還重傷了一名安全人員,最終他選擇跳樓自殺,但也由此牽出一場蓄謀已久竊取我國領先核電技術、破壞我國核電技術國際交流合作的間諜陰謀。
隨后,該間諜組織又瞄準亞洲核能大會。
楊光等人為大會部署了嚴密的安全保衛工作,特別是將在會上介紹我國第四代高溫氣冷堆核電技術的核能專家孫教授以及他攜帶的存放著核電技術關鍵資料的電腦,都成為楊光及其小組的重點保護對象。
然而,在整個大會順利完結之際,孫教授竟在廁所突發心臟問題暈倒,楊光一方面安排隊友急送醫院搶救,一方面派人將電腦安全轉移,然而在轉移過程中,卻被間諜開車尾隨,意圖遠程拷貝竊取重要資料。
迷霧重重之中,兩次會議中都出現的一個神秘身影——立德公關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趙亞苧(高圓圓 飾)引起了楊光的高度警覺。而越接觸越發現,趙亞苧其真實身份、動機言行,疑點重重。
就像這部劇的名字一樣,這是一場《絕密較量》。而作為獲得國家安全部門指導的電視劇,這個劇本也是基于近年來國內披露的多起針對我國安全的海內外真實間諜案例,以及眾多隱蔽戰線國安干警的親身經歷和歷史資料。事實上,導演想拍這部劇就是因為在一場政法英模先進事跡報告會上,一位國安英模側面出鏡的身影深深震撼了他。“他們在隱蔽戰線上默默守護著國家和人民,卻連面容都不能公開,這種無私的奉獻與犧牲精神,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創作沖動。”
因為工作涉及國家秘密,國安這支特殊的警察隊伍,很多信息都不能公開,大家對他們了解不多。幾年前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安全部新聞辦曾公開回答過他們是誰這一問題。
國家安全機關是反間諜工作的主管機關,是重要的國家情報工作機構,同時承擔維護政治安全、海外安全保衛等職能,嚴格依照國家安全法、反間諜法、國家情報法和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
它的人員招聘是通過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考試和省級公務員考試的方式,面向社會招錄人民警察。每年畢業季,國家安全機關還會赴各大高校宣講招錄方案和政策。
劇中通過張柏青(石兆琪飾)這位老國安人的口,也講述了國家安全工作的特殊性:“國安工作是為了避免問題,提前預判,提前解決,一旦出現問題,就已經失敗了?!?/p>
所以許多觀眾感慨,看了《絕密較量》才知道國安戰線的艱險程度遠超想象,劇中的間諜活動并非遙不可及的虛構情節,比如偽裝成作家的間諜以情感欺騙換信息,境外敵對勢力用親情綁架威脅科研人員等情節,是的確有可能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
據說劇組是在國安部門指導下,對核電站安檢流程、技術竊密手段等進行嚴謹還原,劇中的遠程拷貝、監控竊聽等高技術間諜手段,均基于現實案例進行藝術加工,劇中科技安全保衛戰異常激烈,也向普羅大眾科普了數字時代國家安全面臨的新挑戰。
在最后一集中,高圓圓的身份終于得到了正名,她是我國安插在敵對組織的一把尖刀,是潛伏在敵營的“隱身”英雄。導演劉江特別提到高圓圓的突破性表現,“她將角色復雜的情感掙扎詮釋得極具說服力,完全跳脫了以往形象”。
不過比高圓圓的突破性表現更吸睛的,無疑是劇中對國安警察形象的塑造和還原。而最重要的,是讓大家認識到,國家安全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