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五月,龍舟水漲
桂大地的山澗溪流裹挾著艾草清香
在粽葉翻飛間喚醒千年端午記憶
廣西的端午節,不僅是紀念屈原的莊嚴儀式,更是一場山水與人文交織的盛宴——靖西的如玉糯米、東蘭的烏金墨米,在蒸騰的熱氣中化作舌尖上的記憶,將壯鄉的生態智慧與文化血脈娓娓道來。
靖西糯米:白云深處的玲瓏雪
在桂西邊陲的靖西市,喀斯特峰林如翠屏環抱,地下河與山泉交織成網,滋養著被譽為“糯米之鄉”的沃土。
這里出產的靖西大香糯,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靖西縣特產,已被納入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行列,具有顆粒大、米質潔白、濃郁芳香的特點。其谷粒飽滿,平均長度和寬度優于普通糯米品種,米粒晶瑩剔透,宛如珍珠。蒸煮過程中,靖西糯米香氣四溢,濃郁的米香飄散在空氣中,令人垂涎欲滴。煮熟后的米飯質地松軟,富有光澤,入口甘甜,口感頗佳。
東蘭墨米:紅水河畔的烏金夢
蜿蜒的紅水河畔,東蘭縣的梯田如墨色緞帶纏繞山腰。東蘭墨米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東蘭縣特產,因米粒紫黑發亮、蒸煮后色澤墨綠而得名,已有千年種植歷史。
東蘭縣地處云貴高原南緣,紅水河流域中游,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多山地丘陵,土壤以紅壤和黃壤為主,富含硒、鋅等微量元素,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溫潤氣候為墨米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2011年,東蘭墨米被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成為廣西乃至全國的特色優質稻代表。
東蘭墨米顆粒飽滿,穎殼呈深紫色,米粒紫黑晶瑩,蒸煮后米飯油亮、香味濃郁,粥汁呈琥珀色,口感軟糯回甘,富含天然色素和營養成分。
一粒米,千載情,萬重山
當靖西的雪糯遇見東蘭的烏金,當龍舟鼓點驚破江霧,廣西的端午節便成了一卷流動的《山海經》。
這里,每一口粽香都是山水的饋贈,每一縷艾煙都是先民的智慧,每一曲山歌都是對土地的告白。端午至,不妨讓這墨糯相映的滋味,帶您走入八桂大地的歲月長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