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全媒體記者付麗玲報道:5月23日,記者從江西省生態環境廳獲悉,全省首個一體化水質監測體系已于5月21日在九江鄱陽湖流域建成投用,標志著鄱陽湖總磷污染治理邁入數智化新階段。
這套一體化水質監測體系,讓監測頻次從每月一次提升至每天3次,應急響應時間由24小時壓縮至4小時,污染溯源精度從公里級提升至百米級,支撐鄱陽湖總磷污染治理實現從“經驗治理”到“精準施策”的跨越。
“這套系統通過物聯感知、智能分析、快速響應,實現對鄱陽湖流域總磷等關鍵指標的全時段、全要素監測。”江西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網絡和統計評價處處長黃莉說。
一旦發現總磷濃度異常波動,系統會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自動調度上游采樣站點加密監測,同時派出無人機開展全流域巡查,將傳統監測模式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防御”。
前不久,江西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聯合九江市生態環境局、水環境污染監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依托省控站網絡資源優勢,整合地市一線監管經驗與國家級科研力量,選定鄱陽湖重要支流博陽河作為試點,全力打造集監測、預警、溯源、處置于一體的數智化監測體系。
江西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鄒寒山表示:“我們將以此次試點成效為契機,探索推進監測體系在鄱陽湖全流域推廣應用,力爭用5年時間建成與美麗江西建設相適應的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讓科技成為守護鄱陽湖‘一湖清水’的堅強后盾。這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數智化監測模式,將為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貢獻‘江西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