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唱功天花板林志炫淘汰
《歌手2025》第二期公映結束,此次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華語樂壇曾經被譽為——唱功天花板的大仙級別的唱功歌手林志炫成為了第二個被淘汰的歌手。而在10年前《歌手》第一期時,林志炫可是全程亞軍的恐怖唱功級別。結果公布之后,網絡時引發了巨大的爭論,有著兩方態度:
- 1:林志炫唱的很好聽啊,我不懂唱歌,但是林志炫老師不至于被淘汰吧?輸在了沒有粉絲基礎。這就是個看誰粉絲多的節目。
- 2:能考100分的大神,這次考了95分,被60分的路人淘汰了。
- 3:這首歌唱太多太爛了,年齡上來唱功下降,很正常。
從音樂視角切入,林志炫這一場是否唱的有問題?是否水準真的是差到倒數第一?我們從音樂角度切入:
1:林志炫《秋意濃》演唱——類似于張學友的大顫音過多,導致炫技出戲
本場林志炫的演唱如果我們用林志炫曾經的唱功水準來做對比,那么是沒有問題的。在調式、音準、音區上都有非常不錯的表現,而且整體情緒和聲壓表達都非常符合林志炫的水準。
但是如果我們按照2025年的審美去看待,那么問題還是比較明確的:林志炫唱成了張學友類的大顫音,大顫音過度使用導致的老派聽感問題,太想要賦予歌聲動態,導致炫技感大于情緒的表達。
在本場演出之中,林志炫在每一段的每一句的每一個字都在使用大顫音這個技巧,具體如下:
- 1:秋意濃的“濃”字開始,林志炫就開始以顫音為主要的敘述方式。
- 2:“離別多”開始,調式升高,音區升高,林志炫的顫音的力度就越發明顯。整體的顫音從簡單的小顫音轉變為具有老派時代的大顫音。
- 3:副歌“聚散都不由我”的我字開始,各種漸強、漸弱非常多,幾乎每一句都在做動態。
那么這種已經達到神乎其技的顫音有問題嗎?答案是:沒有問題。這其實是一種高超技能的展示,表明林志炫的唱功可以做到了非常好的腔體、聲壓、律動以及情緒表達。但是問題在于第一遍太滿了,整體的顫音太多了,而且情緒比較低迷的情況下顫音太多,反而會導致:技巧的意義大于了情感的意義。
那么,顫音這個音的背后,就標志著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華語審美的改變。在1990年左右,以張學友、劉德華為代表的港臺歌手,他們非常喜歡用大顫音,這里標志人物就是:張學友、劉德華的喉顫音。以喉位的高度抖動獲得非常巨大的顫音波動。但是在2005年開始,這種大顫音就被時代拋棄了,慢慢走向了小顫音的方向。這里代表人物是:張惠妹。
小顫音相比于大顫音更細膩,更注重于情緒的統一性和旋律的婉轉表達,不會造成大顫音那種強烈的起伏,情緒更為同意。那林志炫的《秋意濃》是大顫音還是小顫音?答案是:偏向于小顫音的大顫音,整體還是大顫音。大顫音這種技巧,當下已經很難對于新時代歌手的音樂受眾取到一個比較好的口碑表現。而且兩個時代的顫音理解不同:
- 大顫音時代:幾乎是前十六音符后附點八分音符,也就是穩定單音持續的十六分音符,然后顫音附點八分音符。顫音的時長更長,是主體。
- 小顫音時代:幾乎是前八附點后十六音符。也就是說穩定單音持續附點八分音符,然后顫音十六音符。減少顫音的時長,只做顫音的點綴效果,是非常克制顫音出現頻率。
那么林志炫的問題就在于:他每一句都在顫音,而且顫音的時值非常大,基本上單音的所有時值都在顫音。這種過度的顫音會導致曲目的內容偏向于同質化,缺乏一個層次感和較為深刻的情緒表達。我們單句聽很好聽,但是放在一起,你會發現你并沒有被擊中心巴。
本場演出林志炫唯一的問題就是:顫音導致的時代感較重,整體年代性較強。這個問題在張學友身上同樣出現了,當下的張學友的演唱思路還是30年前的方向,比林志炫更老派。
出了顫音問題之外,林志炫沒有其他問題,有兩次偏低走音,但其他人音準偏低更多除了以上顫音的審美問題之外,林志炫沒有其他任何問題。其中音準有兩次波動,都是偏低。但是這個很正常。陳楚生都直接沒聲都拿了第三,馬嘉祺、白舉綱的音準更是災難。但是唯獨林志炫走了。
那么這里面有什么問題?為什么林志炫唱的沒問題反而被淘汰了?
2:選曲較差,導致缺乏記憶。機能下降導致高音質量不高。
除了顫音之外,本場林志炫的另外兩個問題也是比較明確的:
1:選曲過于老派,幾乎用十年前的方式在選曲。從第一首《悟空》開始,林志炫的選曲就有點問題了。因為《悟空》這種偏網絡風的歌,和當下的時代審美本身就隔了一層。而林志炫的第二首歌《秋意濃》是張學友的作品,說實話《秋意濃》在《歌手》這個舞臺上已經出現了四五次了:鄭淳元、沙寶亮等人都唱過。這導致了聽感審美疲勞較多。
而從作曲角度切入,《秋意濃》這種苦大仇深的曲目,類型是30年前流行的傳統抒情,放在當下其實是已經非常飽和了。但是對于林志炫而言,《秋意濃》就是當年他聽到的熱門曲目。所以說,歲月不饒人。從競技角度切入,《秋意濃》并不是一首好作品。當下的主流市場還是以娛樂為主。
2:高音質量下降。本場之中,林志炫的高音有很多,但是每一次的高音都偏向于尖銳音色,不是早期那種《沒離開過》的真聲聽感,這導致了整體的情緒其實起伏不大。一個競技曲目,情緒起伏如果不大的話,那么很難留下記憶點。但實際上這種高音質量已經很高了。
綜上,林志炫此次的離開,我們不考慮賽制的話,就只能歸結于一點:林志炫的受眾喪失了話語權。但實際上個人認為林志炫唱的沒有問題,更多的是選曲和賽制上的問題。從賽制上說,馬嘉祺的揭榜是有一定的賽制幫助的,才導致林志炫被淘汰。希望在復活賽上林志炫可以沖出重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