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援引朝中社報道,朝鮮新建造的5000噸級驅逐艦21日在清津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過程中發生“重大事故”。朝鮮領導人觀摩了下水儀式,提出嚴厲指責,稱該事故為“既不可有、又不可接受的重大事故、犯罪行為”。報道說,驅逐艦“下水過程中,因指揮不熟、操作不慎,沒能保障底盤移動平行度。結果,船尾部分的下水滑板先脫離擱淺,部分區段船底被破孔導致船艦失衡,船首部分未被脫離船臺”。
雖然此次朝鮮官方沒有通報這艘驅逐艦是何種型號,但根據排水量猜測應該與一個月前下水的新型驅逐艦“崔賢”號同屬一型。要知道當初“崔賢”號下水引來全世界的驚嘆,其搭載的武器先進程度是絕大多數國家都比不了的,擁有74個種類不同的垂直發射單元,猜測可以進行防空、反艦、對陸打擊等多種任務。如此重要的裝備本應該是朝鮮的重中之重,但卻發生事故,而且是低級錯誤發生在最重要的裝備身上,可見這件事多少有點故意為之的意味。
早在2023年9月,朝鮮“金君玉英雄”號“核潛艇”下水,這是朝鮮歷史上第一艘攻擊型戰術潛艇,可以搭載核武器以及潛射導彈。而“崔賢”號的命名,其實和“金君玉英雄”號是一脈相承的。朝鮮是一個極度推崇戰斗英雄的民族,朝鮮領導人就曾經說過,朝鮮有四位“真正的將軍”,這四位分別是崔賢、金策、安吉和姜健。因此5月21日下水的這艘“命運多舛”的驅逐艦,很可能就是“金策”號,當然,也有可能是“安吉”號或者“姜健”號。
朝鮮驅逐艦(資料圖)
出人意料的是,這次朝中社罕見地“自曝家丑”,詳細描述了這起重大事故的詳細過程:“下水過程中,因指揮不熟、操作不慎,沒能保障底盤移動平行度。結果船尾部分的下水滑板先脫離擱淺,部分區段船底被破孔導致船艦失衡,船首部分未被脫離船臺。”按照朝中社的報道,這是一起比較低級的重大事故,輕則磕碰艦體造成損壞,重則艦體扭斷,后果不堪設想。正如此,目睹事故發生全過程的朝鮮領導人震怒不已,立即宣布成立調查組。
朝鮮領導人之所以如此生氣,除了失誤暴露出朝鮮軍工體系存在問題外,還白白讓韓國看了笑話,自2023年以來,朝韓局勢不斷升溫,朝鮮甚至炸毀了連接朝韓的關鍵鐵路,一副與韓國徹底鬧掰的架勢,與此同時,韓美近期的聯合軍演,也使得朝鮮感受到了威脅。而朝韓在海上力量之間的差異也無法忽略,韓國擁有多種先進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反觀朝鮮的主力卻是老舊艦艇和小型導彈艇,所以壯大海上力量成為了朝鮮近幾年來的重中之重。
美韓聯合軍演(資料圖)
朝方領導人點名要軍需工業部、國家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金策工業綜合大學、中央船舶設計研究所、清津造船廠這5大部門“領罪認罰”。涉及軍工領域的事故會有如此大方的信息公開,放眼朝鮮歷史都是極為罕見的。一方面朝鮮近年來的發展,還不至于因為一艘驅逐艦的下水事故被抹殺,朝鮮官方不怕暴露這些缺陷。另一方面,朝鮮也很清楚,在西方高分辨率的間諜衛星面前,這起事故根本藏不住,倒不如坦然公開事故原因。
朝鮮(資料圖)
顯然,朝方高層如此嚴厲的態度下,接下來必將掀起朝方內部的一場“暴風雨”,大量有關部門將遭到重罰,大量有關負責人將遭到嚴懲,在這樣的情況下,勢必導致其內部大量驅逐艦相關人員人心惶惶,不僅無法起到從根本解決問題的作用,反而還有可能導致朝鮮在驅逐艦制造方面受到更大阻礙和困難,畢竟要處罰一大批驅逐艦制造相關人員容易,但是想要再培養這么一大批人才和行政人員,那確實是需要大量時間和資源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