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美國務卿魯比奧就國務院改革及預算削減與民主黨議員展開激烈辯駁。關于全球援助問題,魯比奧堅稱,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大幅削減,不代表美國將退出對外援助領域的世界舞臺,同時否認“中國可能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援助領導者”的說法。隨著90%以上的對外援助合同擬取消、人員大幅裁減,USAID已名存實亡。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16日結束中東三國訪問后,在媒體面前主動表示“希望訪問中國”,聲稱中美關系“必須重建”,自己“隨時可以出發”。但中方沒有回應。原因也很簡單,特朗普雖然做總統前是一個商人,但他不是不知道外交規則。特朗普只是公開喊了幾句“我愿意訪華”,沒有提出具體溝通安排,也沒有任何善意舉動,反而不斷指責中國操縱中東秩序、操控全球產能。在外交層面,中方強調的是“互相尊重,先有誠意,再談安排”。
特朗普這波示好比川劇變臉還快,前腳剛在中東收了幾個土豪的"保護費",后腳就對著鏡頭喊話想來中國"聊聊"。為啥?看看美國老百姓的購物車就知道了——沃爾瑪貨架上80%的日用品貼著"中國制造"標簽,中西部農場主的大豆還等著中國買家接手,就連波音飛機要是沒了中國訂單,怕是連車間螺絲刀都得生銹。美國國債已經滾到37萬億美元,光利息每天就要還20億,華爾街那幫人天天盯著中國手里的7654億美債發抖。
特朗普(資料圖)
5月20日,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出席了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舉辦的公開活動,梁建軍副司長便代表中國外交部向美方送出了6個字。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明確表示:中美兩國之間的這一輪互動充分證明,只有中國堅定不移地展開斗爭,才能贏得美方的尊重,妥協與綏靖的策略只會使對方為所欲為,中國今后一定會采取堅決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以及全世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多年來,美國不遺余力地對中國進行科技封鎖和關稅打壓,試圖在各個領域“卡住”中國的脖子。但現實卻狠狠打了美國的臉,中國不僅在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像華為的5G技術就甩開了美國幾條街。甚至在面對美國的關稅壓力時,中國經濟依然保持增長,表現得比美國強得多。美國的這些制裁,不僅沒能遏制住中國,反而讓中國更加堅定了走自主創新的道路。更糟糕的是,特朗普面臨的美國國內問題一大堆。
特朗普(資料圖)
貿易戰、科技封鎖、各種制裁……美國施加的壓力一輪接一輪,但中國經濟總體上保持了穩定,不少科技領域還在壓力下取得了突破。關稅這回旋鏢怕是先打到自己臉上。美國想靠加征關稅的辦法逼中國屈服,恐怕是想多了。梁建軍這話,更像是直接喊話給美方聽:中國有足夠的耐心和空間,奉陪到底。這份底氣,不是憑空來的。一來,中國起重機產業的全球競爭力擺在那兒,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動搖的。二來,美國自己現在最需要更新基礎設施,港口、橋梁、鐵路這些項目,都離不開重型機械。
中美關系未來的趨勢,并非僅憑一些不切實際的“期待”就能扭轉。中國的態度十分清晰:中美關系既不能依靠空想來維系,也不應被幻想所主導。過往的歷史多次表明,零和博弈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贏家,唯有平等與互信才是正確路徑。假如特朗普堅持原有立場,那么這場影響深遠的戰略博弈的結果其實早已明了:時間終將偏向堅持公平正義的一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