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回縣里,行程都是排的滿滿的,這一次也不例外。
已經半個月沒有回了,平時基本上是每周都要回一次,最多也就是十來天也要回一次。
回縣里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陪妻子回離縣城5公里外的村里,看望丈母娘,丈母娘今年95歲高齡,雖然耳聾眼花,但是基本還能自理。
她生有6女1男,一共七個孩子,子女們都很孝順。平時基本是跟著兒子在村里住,女兒們則是輪流著照看,大部分情況下是誰有時間,誰就回來照看。
我和妻子退休后,就跟兒子到市里住了,所以一般情況下,一兩周才能回來一次,每一次回來,除看望丈母娘外,還要回縣城的家里安頓一番,比如澆花什么的。
我們回來的時候,都是坐大巴車,一來是省心,二來是市里停車難,所以一般不自己開車,自己的車,也就停在縣城住處的車庫里了,平時就是放著不動,只有我們回到縣城的時候,我的坐騎才派上用場。
車用的少,保養自然隔的時間長,記得上一次保養,也大概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所以計劃這一次回來保養一下。
原本計劃,這一次回來有這么幾個事情要做,就是回來開車先把妻子送到她娘家,然后我帶點水泥回來,維護一下車庫門旁邊一處破損的地方。修補好以后,再保養一下車,最后一項工作是自己買了自噴漆,對車身上面幾處劃痕處理一下。
可是,也許是年齡大了,記心不多忘心多了,回來的時候,竟然忘了把自己網上買的自噴漆帶回來,這樣一來,就有充足的時間,到修理廠給汽車保養了。
當我把妻子送到丈母娘家,然后返到修理廠的時候,已是上午十點半,看看時間還充足,于是我不急不慢地讓師傅給我保養車。
在這期間,我便一個人隨便轉轉,從樓上到樓下,逐個家閑逛。
由于以前我就在這家店保養,所以店主和小伙計我們都很熟悉,這次來所不同的是,各個家都進行了一番裝修布置,有幾個家里還掛著不同筆體的書法作品,看上去增加了不少文化氛圍。
看到這些,我便不由自主的放慢腳步,仔細觀看,這一看不要緊,有一幅草書作品吸引了我。
這是一幅黃底黑字的草書作品,看上去運筆流暢,勁道有力,心想是一幅好作品,只不過上面沒有落款,也看不明白是誰寫的。
我過去問修車師傅,他靦腆的回答是他自己臨寫的,聽他這么一說,我簡直大吃一驚,好有功力??!
與他仔細交流,才知道他從小就喜歡書法,所以一直也沒有間斷過隨手練筆,只是沒有接受過專門訓練,有些字也是自己揣摩出來的。
我聽了后,心中默默的產生了一種敬意。仔細觀看這幅作品,我發現左邊中間那個字,自己一時間還想不起來讀什么,礙于面子,也不好意思直接問這個小伙計,所以我夸獎了幾句,說寫得真好!
直到車保養好了,我也還是沒有認出來,于是我便匆忙打了招呼就離開了。
不過這個陌生的字,卻一直在我腦海中出現,得不到準確答案,我心里總是有些不踏實。
現在有個時間,我發給朋友們,請大家有時間幫忙辨認一下,我這里謝謝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