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色蠟黃,還總是感覺渾身疲憊,稍微動一動就心慌氣短,掉發也很嚴重。但最令她頭疼的還是,晚上入睡難、頻繁做夢,無論幾點醒,醒后都無法再次入睡……
這其實在中醫看來,就是典型的氣血不足導致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通俗點說,氣血不足就不能濡養心神、滋養頭發、養心養肺,自然就會引起失眠、掉發、心慌氣短等情況。那該如何調理呢?
今天,邀請失眠專家徐志堅主任分享一個中成藥——歸芪生血顆粒,源自李東垣先生補氣生血名方“當歸補血湯”,流傳至今,幾經修改,歷時近千年,具有健脾益腎,調暢氣血的功效。
方中以黃芪補氣,地黃、枸杞子、天冬滋陰,從根本上糾正氣血不足、陰虛火旺的病機,使心神得養;
當歸、桃仁、紅花活血通脈,改善氣血瘀滯所致的心神失養;火麻仁潤燥通便,清除腑氣不通對心神的干擾;五味子收斂安神、調和心腎,使心神內守。
全方攻補兼施,寒溫性味相得益彰,屬于既不偏寒,亦不偏熱的補益良藥,有著補氣滋陰、活血潤燥、收斂安神的功效,對于心血不足、心神失養、心脾兩虛導致的失眠及伴隨的虛勞、血瘀、燥熱等癥非常有效。
下面結合一則醫案來看看。
金女士,48歲,是一名教師。患者自訴已經失眠有兩年多了,一直服用安眠藥物維持睡眠,但近兩個月情況愈發嚴重,吃了藥也只能睡不到四個小時,嚴重影響了教學工作,遂來徐志堅主任處就診。
經過詳細詢問了解到,患者除失眠外,還伴有多夢易醒、心慌心悸、脫發嚴重、渾身乏力、食欲不佳、容易腹脹、手腳麻木等情況。
刻診:面色萎黃、嘴唇和指甲的顏色淡、舌淡胖,舌邊齒痕明顯,苔薄白。綜合情況辨證為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導致的失眠,擬歸芪生血顆粒基礎上加減化裁。
開方:黃芪、枸杞子、地黃、天冬、火麻仁、當歸、桃仁、紅花、五味子、炒麥芽、砂仁、夜交藤、合歡皮等。
按上方服用7劑后,患者表示明顯感覺食欲好了,入睡快了,但仍有多夢易醒的情況。于是徐志堅主任根據患者的情況,在原方基礎上加了煅龍骨、山藥。
續服兩個療程后,患者表示每晚可以睡7個小時左右,整個人的精神都變好了,不適癥狀基本消失。為鞏固療效,徐志堅主任叮囑其續服7劑后停藥,后隨訪數月,病情未再反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