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韓國SBS電視臺曝出重磅消息:埃及軍方突然宣布對105架韓國FA-50戰斗機的采購計劃啟動“重新評估”。
這一消息是在不久前的印巴沖突中,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E以6:0戰績擊落印度“陣風”戰機之后傳出來的。
在那場全球關注的沖突中,殲-10CE戰機憑借搭載的霹靂-15導彈射程超150公里,徹底壓制了法國“陣風”的“流星”導彈。
這一戰果讓中東國家對中國戰機的實戰能力刮目相看,聯想到上個月中國殲-10C戰斗機在中埃聯合訓練中表現特別突出,或許會讓埃及軍方改變初衷。
埃及是中東地區的軍事大國,此前在引進先進戰機時,在中國的殲-10CE和韓國的FA-50之間,最終與韓國簽訂了采購105架FA-50戰斗機的意向合同。
那么,埃及選擇韓國FA-50戰斗機的目的是什么呢?埃及空軍經過評估后認為,
這款兼具訓練與作戰功能的輕型戰機將填補老舊F-16和K-8E退役后的戰力空缺,符合該空軍的實際需要。
而且,FA-50憑借與F-16高達70%的零部件通用性、1.5馬赫的速度以及多用途武器掛載能力,還能以高性價比助力埃及在有限預算下實現空軍現代化。
但從實際戰力來看,FA-50戰機卻遠遠比不上殲-10C戰斗機,畢竟前者只是一款高級教練機。
相比之下,殲-10CE是一款標準的主力戰斗機,不但性能卓越,而且裝備了中國最先進的航電與武器系統,然而埃及空軍卻幾乎沒看到這一重點。
不過,埃及看到的是韓國承諾的“技術轉讓+本土生產”模式(埃及可組裝40%零部件),這一點滿足了埃及發展國防工業的需求。
同時,FA-50的實際單價約3000萬美元,比殲-10CE戰斗機的3880萬美元便宜不少,再加上發動機和雷達來自美國,具有使用西方武器的潛力。
可是,就在埃及與韓國簽署意向合同之后不到一個月,誰曾想到,風向卻徹底變了。
這里面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在4月底,中國與埃及進行了一場“文明之鷹-2025”空軍聯合訓練,中國派出的殲-10C戰斗機在演習中,戰術表現十分亮眼,再次引起了埃及空軍的關注;
二是隨后不久就爆發了印巴沖突,巴基斯坦空軍在與印度空軍的對峙中,利用殲-10CE戰機+霹靂-15空空導彈+ZDK-03空中預警機組成的中國空戰體系,
干凈利落的擊落了3架“陣風”戰機,一架幻影-2000,一架蘇-30MKI和一架米格-29,
不但創造了6:0的一邊倒戰果,還打破了歐洲頂尖戰機幾乎不可戰勝的神話。
此戰過后,殲-10CE戰機名聲大噪,立刻成為全世界都在關注的明星,相信埃及軍方也被震撼到了。
畢竟,在國際軍貿領域,一般都十分關注實戰經驗,一款武器如果經過實戰檢驗是成功的,那么買家就會蜂擁而至。
據報道,在進行中的蘭卡威國際航展上,中國派出的殲-10CE戰機被各國軍界人士圍觀,有希望當場簽署不少訂單。
分析指出,由于殲-10CE戰機早已不是中國最先進的戰斗機,因此,保密已經沒那么嚴格,像韓國提供的部分技術轉讓與出口融資模式已不是問題。
再加上如今在印巴沖突中的巨大成功,以殲-10CE戰機為代表的中國戰斗機已引起了全球研究熱潮,這股東風必將促進更多的中國新型戰機的出口。
我們有理由相信,很多國家正在評估引進殲-10CE戰機,而埃及很可能正在拔得頭籌。
(軍評陳光文于2025.05.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