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競渡
2025年5月31日14:00
廣西(欽州)—東盟海上龍舟公開賽
將于沙井島蠔情廣場對開水域震撼開賽
來自國內外及東盟地區的16支
高水平龍舟隊伍將在此同場競技
每支隊伍由22人組成
這不僅是競技實力的較量場
更蘊藏著獨特的傳統民俗文化魅力
快和小編一起提前解鎖精彩看點!
賽事
亮點
國際化聯動
本次賽事吸引了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等東盟及境外地區的4支隊伍參賽,展現了欽州作為中國—東盟合作前沿陣地的開放姿態。
傳統文化與現代競技深度融合
一方面,開賽儀式將通過“龍舟點睛”千年民俗為賽事注入傳統文化靈魂。另一方面,比賽設置200米和500米直道競速項目, 既保留了傳統龍舟的團隊協作精神,又符合賽事要求。
凸顯濱海運河特色
欽州地處北部灣經濟區中心位置,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此次賽事選址在平陸運河出海口的沙井島蠔情廣場對開水域,不僅為國內外參賽選手提供了良好的競技環境,也讓市民游客在感受龍舟競渡魅力的同時,領略欽州濱海運河風光的獨特魅力。
什么是
龍舟
龍舟,是龍與舟的結合,一條傳統龍舟要經過選材、伐木、放樣、組船、捻縫、上漆、繪鱗等10余道工序才得以誕生。
龍舟源于民間龍舟競渡,是中國傳統體育活動。關于龍舟的起源,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為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之后逐漸傳播到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賦予了龍舟競渡更加深厚的文化內涵。如今,龍舟賽已經發展成一項國際級的體育競技項目。
欽州端午節
吃粽子
端午食粽是欽州傳承千年的習俗。這種以竹葉包裹的米食古稱“角黍”“筒粽”,至今仍是端午必備節令食品。五月初,家家戶戶都要淘洗糯米、準備粽葉、親手包裹粽子,實在來不及制作也會購買去街上購買。灰水粽的質樸本味、老街香糯粽的軟糯口感、靈山大粽的飽滿分量,都是欽州人舌尖上的端午記憶。
▲灰水粽
▲靈山大粽
撒硫磺粉
端午時節,欽州民間素有撒硫磺粉驅蟲的習俗。初夏的濕熱環境容易滋生蛇蟲,當地居民會在節前備好硫磺粉(部分地區會準備硫磺香),端午當天晚飯后,在屋宅四周撒硫磺粉(或點硫磺香),阻隔蛇鼠蟲蟻侵擾。
▲硫磺粉
掛艾葉、菖蒲
在端午節,欽州人會采或買艾草、菖蒲掛在家門上,防蚊驅蟲的同時還帶著驅邪祛病的寓意。《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
▲在房門旁掛艾草
樹葉熬水沐浴
欽州端午保留著藥浴驅邪的獨特傳統。當地濕熱氣候易致邪濕侵體,人們會采集或購買特定樹葉煎煮浴湯,兌入溫水沐浴形成驅邪避疫的養生習俗。浴湯有祛風除濕功效,對兒童皮膚更有止癢防瘡作用。
▲用來煮水的樹葉
送狗兒
靈山縣舊州鎮的端午節有送狗兒習俗,唯舊州獨有,堪稱特色。所謂“送狗兒”,就是端午節晚飯后,將布做的狗兒放進“龍船”里,讓其隨水漂流去。布狗兒肚子里塞滿了拌著硫磺的草藥,除了縫制布狗兒,還有三角符、繡球、八卦等布藝香包。舊州人希望通過這個習俗,幫助孩子們除盡病痛與霉氣,健康成長且聰明伶俐。
▲人們縫制的狗兒
這個端午
讓我們相約濱海運河城
觀龍舟競渡,品傳統文化
共度佳節!
▍圖文來源:欽州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央視一套、欽州發布
▍圖文整理:宣傳和對外交流科
▍文中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權,請聯系文旅君署名或刪除。
(欽州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出品 轉載請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