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天,特朗普政府與美國哈佛大學的爭斗又升級。哈佛大學23日再次起訴特朗普政府,指其非法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美國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一名法官當天已對特朗普政府發出臨時限制令,要求在舉行聽證會之前“維持現狀”。
此前一天,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取消哈佛大學獲得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
就在特朗普政府與哈佛大學斗得不可開交之時,英、法、澳等世界多地張開雙臂,開啟了從美國招攬科研人員的“搶人模式”。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文章指出,歐洲國家、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紛紛加大激勵力度,招募來自美國的人才。
歐盟委員會14日宣布,將在2025至2027年期間設立一項約5億歐元的科研激勵計劃,旨在吸引全球的頂尖科研人才。
法國近日宣布將撥款1.13億美元,主要用于吸引來自美國的科研人員赴法工作。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英國科研機構正在加緊制定投資計劃,推出為期10年的官方資金保障,并為逃離美國的專家開放專項資助。
總臺記者獲悉,為了吸引美國科研人員遷到布魯塞爾,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采取多種措施,力求打造一個“溫暖且有吸引力”的平臺來招賢納士。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校長 揚·丹卡特:我們設立了一些專項基金,我們相信目前在美國工作的科學家,可能會對此有特別的興趣并愿意提出申請。我們還提供了19套公寓,可供希望來布魯塞爾長期居住的科學家使用。我們已經開通了一個電子郵箱,研究人員可以通過它了解更多信息,目前我們收到了100多封咨詢郵件。
澳大利亞也在積極行動。澳大利亞科學院院長切納帕蒂·賈格迪什上個月發表聲明,宣布啟動全球人才引進計劃以快速招募美國頂尖科研人才。
香港科技大學23日發表聲明稱,歡迎哈佛大學國際生加入,并表示愿無條件錄取轉學生。澳門特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24日表示,正密切關注哈佛大學相關事件最新動向,鼓勵澳門高校留意最新情況,為受影響的學生提供轉學便利及協助。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文章認為,來自全球的優秀人才曾支撐起美國的繁榮,而特朗普政府正試圖切斷這一循環。
近期在英國倫敦發布的《2025年全球軟實力指數》顯示,美國在國際社會的“聲譽”指標明顯下滑。軟實力概念的提出者、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前院長約瑟夫·奈在去世前曾撰文說,美國吸引其他國家的能力已日漸衰落,特朗普政府的種種做法正嚴重損害美國的“軟實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