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如果特朗普政府成功阻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受沖擊最嚴重的群體將是來自中國的學生,他們是目前該校最大的國際學生群體。
其影響范圍將遠不僅限于有能力進入這所著名學府的少數人群。它可能會斷絕中國民眾仍然欽佩美國的為數不多的理由之一,進而重塑兩國之間的整體關系。
盡管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中國的大國雄心日益增長,從中國赴美留學的人流長期以來一直是維系兩國關系的最穩定支柱之一。不久前,中國還一直是美國國際學生的最大來源國,每年向美國輸送數十萬名學生。即使其他象征美國的事物——比如好萊塢或IPhone——在許多中國人心中的吸引力逐漸減弱,美國的大學依然是他們向往甚至崇拜的對象。
哈佛這樣的精英大學在這種崇拜中發揮了尤其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由于中美關系日益冷淡,學生交流項目也開始受到影響,許多人擔心反華歧視、簽證難辦或犯罪問題。但哈佛這樣的大學屬于例外:它們依舊對中國學生具有強大吸引力,令他們愿意為了接受世界一流教育的機會而忽視其他顧慮。
現在,連這座燈塔也岌岌可危了。
“每個人都有改變世界的理想來到這里,”一位目前就讀于哈佛的中國研究生說道。出于對簽證安全的擔憂,她要求匿名。“然后去理解這個世界的同時,這個世界把我拒之門外。”她表示,自己現在希望畢業后回國。
“每個人都有改變世界的理想來到這里,”一位目前就讀于哈佛的中國研究生說道。出于對簽證安全的擔憂,她要求匿名。“然后去理解這個世界的同時,這個世界把我拒之門外。”她表示,自己現在希望畢業后回國。
周五,哈佛相關新聞成為熱門話題,中國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的復雜反應凸顯出中美這兩個超級大國關系已經變得異常緊張。其中既有擔憂和憤怒,也有無奈接受,有的甚至興高采烈。
一些網民表示,特朗普正在加速中國的崛起。他們對此表示慶祝,認為美國大學將失去收入和人才,而其中一部分人才可能會轉而流向中國。至少有一所香港的大學已經表示,愿意無條件錄取任何從哈佛轉學的學生。
使用筆名“兔主席”的知名博主、哈佛畢業生任意寫道,美國政府正在“閹割”自己的頂尖大學。
在周五被問及這一決定時,一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這只會“損害美國的形象和國際聲譽”。
早在針對哈佛采取這一舉措之前,在美的中國學生就已經有很多理由感到擔憂。出于“國家安全”考慮,美國聯邦和州議員提議限制中國公民赴美留學。有學生反映,盡管持有效簽證,他們仍被拒絕入境,或者簽證被突然撤銷。
中國教育部上個月向中國學生發出正式警告,提醒他們考慮在美國留學的風險,這是自2021年以來政府首次向出國學生發出警示。
特朗普政府削減科研經費的舉措也讓許多中國學者深感壓力,其中一些人擔心自己無法繼續獲得足夠的資金開展研究。那位表示計劃畢業后回國的哈佛學生說,她曾獲得的一份研究職位因聯邦資金凍結而被撤銷。
在中國蓬勃發展的留學咨詢行業中,許多顧問鼓勵客戶申請包括美國以外的其他大學作為備選。周五,在一場有數以百計觀眾觀看的直播中,一位顧問警告說,其他大學很快也可能面臨類似的限制。
但對于一些人來說,哈佛的特殊地位——其雄厚的資金和聲望——也讓他們抱有希望,認為這所大學——乃至更廣泛的美國社會——能夠渡過這場動蕩。
因擔心報復而只愿意透露名字的哈佛碩士生瑜(音)表示,她因哈佛師生們抵制政府攻擊的態度而備受鼓舞。除了學校管理層,她的同學們——無論是中國學生還是其他國家的學生——也團結起來,互相分享國際出行計劃,以防有人遇到麻煩,并一起解讀行政命令的措辭。
她說,她原本就預料到在特朗普執政期間,作為國際學生的生活會變得更加艱難,但她對美國的看法并未發生根本性改變。
“我更關注這個國家所秉持的價值觀,以及人們如何努力捍衛這些價值觀,”她說。“這會很艱難,但會有一場斗爭,我們確實抱有一絲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