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王義卓 通訊員 王怡丁)2025年一季度,全局民輔警緊緊圍繞“三大警務”20項機制,以“快出警、控發案、辦鐵案、降投訴、多抓逃”五項工作為抓手,扎實苦干,拼搏奮進,從不同警種和崗位涌現出一批成績突出、擔當作為的優秀民輔警。依據分局“三比三看”動態積分結果,評選出15名“三比三看”之星暨崗位能手。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感受構建平安浐灞國際港的公安“星”力量!
辛家廟派出所社區警務隊民警 陳大本
陳大本,被市局評為落實“531”預防警務機制成績突出民警。今年一季度,他負責的轄區盜竊案件下降85.7%,無黃賭警情發生。因“雙小系統”推廣效果好,獲局長表揚令1次。個人積分在辛家廟派出所社區警務隊排名第一。
我是公安浐灞分局辛家廟派出所社區民警陳大本,是廣運潭西路社區暖心警務會客廳的一位普通社區民警。在我看來,做好社區警務工作,要以精細化服務為核心,用真心、真情、真行動,筑牢平安社區的堅實防線。
“溫情警務”暖民心
2月18日,我在社區開展入戶排查時,注意到殘疾居民劉某和六旬母親相依為命的生活困境,醫療開支大,殘疾證辦理受阻,生活舉步維艱。為切實解決難題,我主動牽頭,組織社區、街道等相關部門召開專題會議,為其制定精準幫扶方案。經過一個月的奔走協調,終于幫他申請到專項補貼經濟壓力得到有效緩解。
“這么多年,為了孩子再苦再累都沒流過淚,可這次,是被溫暖得激動流淚。”劉某母親發來的短信,讓我更深信:社區警務的溫度,就藏在為民解憂的每個細節里。
在日常走訪中,我還發現到許多居民因工作繁忙,無暇辦理居住證。為此,我在物業和“暖心警務會客廳”精心準備了詳細的申辦資料與填寫指南,并推出“填表即走、全程代辦”服務。同時在“線上”,我建立了包含3000余名居民的“連心警務”微信群,打造24小時在線的“口袋警務室”。無論是政策咨詢,還是尋求幫助、隱患反饋,我能第一時間響應處理;反詐宣傳也從張貼海報變成指尖推送。3月的一個傍晚,一位丟失嬰兒包的媽媽在群里@我,很快我就趕到現場,通過查看公交站點公共視頻幫她找回背包。
“楓橋經驗”化矛盾
社區警務其實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有的只是家長里短的瑣碎。一個老舊小區因屋頂漏水導致電梯故障,維修需要啟用專項經費,一些業主不愿意,所以電梯遲遲不能用,嚴重影響了居民生活,業主物業因此嚴重對立。我在工作中了解到這個信息后,主動對接相關部門,專門制作了“矛盾調解思維導圖”標注出關鍵癥結,和社區一起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歷時一個月的艱辛努力,屋頂和電梯終于被修好了。
今年一季度,我聯合社區成功調解家庭糾紛、鄰里矛盾等16起,調解成功率達98%。
“不躲事、敢干事、能成事。”廣運潭西路社區黨支部書記霍云霞這樣評價說。
校園安全同樣是我關注的重點。現在轄區學校不僅有“警校共治辦公室”,還設立的“警察叔叔信箱”,已妥善處理6起涉校求助,孩子們也通過信箱和我分享他們的小秘密。
“雙小系統”筑防線
針對流動人口管理難題,我會同社區組織轄區物業、房東、中介機構召開專題會議,詳細解讀流動人口登記政策和“雙小系統”操作規范,并推出“物業、中介培訓上崗制”。通過現場教學、實操指導,確保從業人員熟練掌握系統操作,推動租房登記工作規范化、常態化。
社區警務工作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唯有日復一日的堅守。在不懈努力下,一季度轄區實現可防性案件零發案,我也被分局評為“三比三看”之星,我倍感榮幸。未來,我將繼續用忠誠與擔當扎根這片熱土,守護群眾的平安幸福,書寫新時代社區警務工作的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