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榮昌旅游可是爆火了,而他的爆火是始于一只鵝,準確地說,是始于一個叫林江的“鹵鵝哥”。為了接住這波流量,榮昌政府也是拼了,在五一期間開放機關食堂,讓大家涌進去吃飯。
據網上流傳:榮昌區政府食堂2天接待近2萬游客,一天炒了1500斤豬肉,蒸了1200斤米飯。每次飯一端上來就秒空,飯碗都不夠用了。游客和本地市民其樂融融,宣傳了榮昌,也宣傳了當地鹵鵝這個特產。
5月1日中午,榮昌區政府機關食堂內就餐游客爆滿、大排長隊。微信公眾號“榮昌微發布” 圖
這政府食堂“開門迎客”,本是件好事,游客紛紛點贊,網友一片叫好,還有人建議“全國推廣”。不過,這一火,爭議也就來了,有網友認為,政府食堂是為了保障公務人員用餐,具有非營利性公共服務屬性,靠補貼維持菜品低價。這種情況下“開門迎客”,大家都去政府食堂薅羊毛了,那城里的小餐飲還有誰去吃?這不可避免的會擠壓當地餐飲市場份額,影響商家收入,難免引發不正當競爭質疑。
其實榮昌并非孤例,五一期間,敦煌、安徽宏村等地也紛紛開放機關食堂,甘肅隴南武都區文旅局開放女生宿舍給游客。可以說,這種"微創新"被輿論視為城市治理從"神秘"轉向"親民",但是在網紅帶動城市爆火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常態化、規避風險仍是待解難題。
我們不可否認,政府的初心是出于善意,但是政府是市場的守護神,既要維持好市場秩序,也要維護好游客權益。所以在推出這類吸引游客的創新舉措時,不能只是著眼于一時的流量和熱度,而是要統籌兼顧各方利益。開放公共食堂的同時,還需要采取措施保障小餐飲等市場主體的利益,避免出現“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尷尬與失衡局面。無論榮昌政府食堂開放,還是隴南開放女生宿舍,只有科學規劃,兼顧短期熱度與長期發展,才能實現真正的繁榮,避免陷入“曇花一現”的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