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jìn)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zé)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今天思緒比較亂,所以就想到哪寫到哪吧。
先看第一個新聞,這是某市道德模范候選人及其事跡簡介。這是一名中年女子,女子的丈夫和小叔子因故患上精神疾病,侄子弱智,家中還有90多歲的婆婆和兩個孩子,她沒有放棄,以一己之力支撐整個家庭,把家人全部照顧好。
透過這個簡介,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女子平時的生活是怎樣的:
她干完莊稼活,就去做小工提灰桶挑磚瓦...她買了二手“麻木”跑運(yùn)輸,有次由于睡眠不足翻車了;后來,她又申請無息貸款養(yǎng)豬,2019年非洲豬瘟導(dǎo)致養(yǎng)殖的豬全部死光,又欠下幾十萬債務(wù),但她沒有害怕,沒有哭泣,咬緊牙關(guān)繼續(xù)堅持...
這短短兩三百字,卻比苦咖啡還要苦,有那么一瞬間我在想她到底是道德模范還是苦難模范。都說勤勞致富,難道她還不夠勤勞嗎?
將別人的苦難當(dāng)成勵志故事,將她人的傷疤當(dāng)成典型、當(dāng)成模范去宣傳,這和耍流氓有什么區(qū)別。
在這些文字表述中,她成了一個崇高的道德符號,也被剝奪了生而為人的合理欲求,好像那些苦難都成為了光輝的榮譽(yù)。終于,“道德模仿”這四個字將成為她一生都難以擺脫的道德巨石。
第二條新聞來自澎湃新聞,澎湃新聞拍了一段微短片,記錄一個網(wǎng)約車司機(jī)的一天。
這個網(wǎng)約車司機(jī)是一位53歲的阿姨,這是她跑網(wǎng)約車的第8個年頭。隨著每公里單價的降低,為了維持收入,她每天有16個小時在路上,幾乎吃住都在車?yán)铮贸潆姇r睡覺。阿姨說,等干不動了再回老家。
目前,這段視頻已經(jīng)開啟了評論篩選,如果不篩選評論,我們可以想象評論區(qū)會是什么樣子。
媒體發(fā)這個新聞的初衷,是為了鼓勵大家奮斗,鼓勵大家好好努力,就像之前喊出的那句話一樣“好日子還在后頭呢”...
然而,我只看到了謀生的艱難,是她喜歡開車嗎,是她喜歡這樣嗎,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會這樣子嗎?在這個阿姨的身上,我沒看到勵志,只看到了心酸,看到了駱駝祥子的身影。
說實話,我真的不知道這到底在歌頌什么,53歲的年紀(jì),每天16個小時,只有充電時才能勉強(qiáng)睡一會。
果然真應(yīng)了那句話,只要你肯吃苦,你就有吃不完的苦;只要你肯吃苦,你的老板開路虎;如果苦難能夠帶來成功,那么實現(xiàn)首富的應(yīng)該是一頭驢。
02
我承認(rèn),看到這一幕幕時我的心里很難過,我不知道她是誰的母親又是誰的女兒,但我卻能感同身受她的遭遇,在這個世上有太多命運(yùn)相似的人,他們吃著最多的苦,卻享受不到一點點的福。
我思考到底是什么造成了這一切,可惜這個答案太復(fù)雜了,想了半天我只想到一句話:錢都流向了不缺錢的人,苦都留給了能吃苦的人。
我堅持寫作,我秉承著“說人話,說真話”的初心,只希望,我的堅持能一點點改變這種現(xiàn)狀,哪怕它是極其微小的,渺茫的。
但我的聲音自始至終是微弱的,尤其是在某些官媒面前,我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勞,當(dāng)官媒站出來歌頌苦難時,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聲音是那么地渺小,這也引申出今天的第三條新聞。
這條新聞,說的是一位39歲的沈陽大哥,一人身兼3份職業(yè),白天開網(wǎng)約車,晚上送外賣,閑暇時推銷和安裝衛(wèi)浴用品。
看得出來,這位大哥很努力在生活,我們不知道他為啥那么拼命,但能想象的是,他的生活壓力肯定很大。
于是,媒體發(fā)文盛贊這位大哥:工作有著落,日子有奔頭。
03
王朔曾說:“世界上最無恥、最陰險、最歹毒的贊美,就是用窮人的艱辛和苦難,當(dāng)作勵志故事去愚弄底層人。”
苦難本身就沒什么值得歌頌的,苦難帶給人的只有屈辱、折磨以及無休止的痛苦。
沒人想要經(jīng)歷苦難,一切都是迫不得已罷了。如果有更好的選擇,女子心甘情愿一天打幾份工,最后還欠上一屁股債嗎。如果有更好的選擇,那個網(wǎng)約車司機(jī)肯定不會吃住都在車上,肯定不會這個年紀(jì)還那么拼。如果有更好的選擇,那個沈陽大哥不會一天打三份工,只為了那一句所謂的“日子有奔頭”。
他們所經(jīng)受的苦難,并不是他們引以為傲的東西,也不是他們值得炫耀的徽章,一切的一切,只是沒得選擇罷了。
這些新聞中的她、她和他們,以及現(xiàn)實中的我們,都是一個個鮮活的人,苦難對所有人來說,并不是財富,也不值得歌頌,苦難是每個正在經(jīng)歷者這一輩子不愿再回憶起的痛苦,是萬劫不復(fù),是萬丈深淵。
我想表達(dá)的,是如果不去討論制造苦難的根本原因,不去討論如何解決困難,一味歌頌苦難,還安想以此療愈人們的精神內(nèi)耗,不過是凌空蹈虛,緣木求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