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概況:暴雨中的“人肉警示牌”
5月22日晚,安徽阜陽遭遇了大暴雨導致城市內澇。程女士在去接孩子的途中不慎踩中松動的井蓋后跌落下水道,幸好被一名剛好路過的好心大哥拉了上來。驚魂未定的她在確認孩子已經回家后,本來也已經可以立即回家了,但是在看見那段路上還有許多接孩子的家長經過后,毅然選擇了留在現場充當“人肉警示牌”,提醒路過的行人。
程女士在暴雨中站立了將近2小時,反復提醒路人繞行,并用紅色垃圾桶做臨時的警示物,但是因為水流沖擊多次飄走,最后選擇了報警求助。期間,程女士先后攔下了23名行人、5輛電動車,還幫助救起了另外一位跌落井口的阿姨。
一直到民警和市政人員趕到,合力將井蓋歸位并疏通積水后,腿部淤青并低燒的程女士才被丈夫帶離了現場,好在檢查后發現并無大礙。
態度觀點:三層面折射的城市之光
- 人性微光穿透暴雨陰霾“我哭不是因為疼,是怕別人也掉下去”——程女士這句樸實的話語戳中千萬網友淚點。利用紅色垃圾桶增強警示效果,報警尋求幫助,與官方協作規避了二次風險的做法也充滿了智慧。“受過傷更要保護他人”,程女士這種本能的善意,更顯得無比珍貴。
- 民間與官方的完美接力從付先生主動協助設置警示物,到民警迅速抵達現場,再到市政部門快速檢修疏通積水,這場暴雨中的守護呈現出了民間與官方教科書般的協作鏈條。
- 城市安全需要“吹哨人”文化“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現在的社會越來越多人選擇“自掃門前雪”的生存邏輯。每年因為井蓋問題造成的事故超過上千起,但是主動報警的人不足30%。程女士在自己跌落后想到的是提醒和幫助他人,守護了城市的溫度,驅散了暴雨中的陰霾。說明了我們所有人的參與才是城市安全的基石。
結尾:讓每個人成為暴雨中的“程女士”
暴雨天氣下,我們需要有更加堅固的井蓋,更需要有千萬雙愿意為陌生人停留的眼睛。去關心,去幫助有需要的人,讓我們都成為像暴雨中的“程女士”那樣的人,守住了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你是否也曾在遇到危難時刻被陌生人相助?或者有在別人需要幫助時挺身而出?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故事——因為這座城市的安全感,就藏在我們的每一次選擇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