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海傳》最新的劇情中,借著中州旱澇急轉、暴雨成災的機會,藏海終于絕境逆襲、反殺褚懷明。令人意外的是,決定兩人命運的居然是一場天氣預報事件。
在楊真、瞿蛟雙雙殞命之后,褚懷明如同驚弓之鳥一般,突然之間就失去了安全感。兔死狐悲、物傷其類,褚懷明親眼目睹兩個同僚死在了藏海的算盤中。所以,他才會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終日。
藏海像是一塊巨石,壓在褚懷明的胸口,讓他感到喘不過氣來。更加重要的是,夜觀天象、堪輿營造,這本是褚懷明安身立命的本事;誰料,藏海像是個天生的冤家,他像是一個褚懷明的PLUS版——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藏海之于褚懷明,簡直是全方位、無死角的精準打擊。強烈的不安像是一張網,將褚懷明包圍其中。于是,他干脆繞開平津侯,找到曹公公,希望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借刀殺人。
褚懷明這招驅虎吞狼的妙計,本來是一本萬利、萬無一失。誰料,曹公公派出的得力干將陸燼被藏海設計反殺,褚懷明兜兜轉轉了一大圈,又回到最初的起點。
打狼不死,反被狼咬。褚懷明殺不死藏海,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變得更加強大。果然,逃過一劫的藏海開始了反殺計劃。
在大雍國內,褚懷明是欽天監監正,也就是天文臺臺長、氣象局局長。這個官職雖然不高,但在古代卻屬于含權量很高的部門。畢竟,古人信奉天人感應的學說,天氣異常、星象吉兇,這一切的解釋權都攥在欽天監的手里。
這一年的大雍國內,街頭巷尾、全民熱議的話題是中州大旱。褚懷明夜觀天象,提前預報了中州將會天降大雨、化解旱情。
本來,久旱逢甘霖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是,褚懷明學藝不精,他料到不日將有大雨落下,卻沒有料到這場暴雨曠日持久、洪澇成災。
褚懷明搶著發布了中州大旱即將緩解的利好消息。一時之間,大雍上下、中州百姓人人都把期待值拉滿了。他出現了致命的漏洞,藏海自然不會放過這天賜的良機。
于是,藏海私下里找到平津侯,告訴他中州可能有暴雨之災。藏海建議平津侯奏明皇上,夯實堤壩、疏散百姓,提前做好防澇抗洪工作,但是,平津侯對此卻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從平津侯的視角來看,皇上剛剛因為聽說了天降祥瑞、吉雨將至的好消息,正是心花怒放、眉開眼笑的happy時刻。自己若是這時候站出來說,這場大雨不僅不是好事、反而可能壞事,這不是破壞皇上的好心情嗎?
在平津侯的眼里,中州只是地名、百姓不過螻蟻,在黎民的性命和自己的前途面前,他從來只在意自己的得失。
莊蘆隱是個高明的棋手,他的棋局里,從來都不會有閑子。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假如藏海天氣預報準確,中州洪澇成災,即使生民涂炭、流離失所,也與自己無關;但是假如藏海預報失敗,中州沒有暴雨成災,那么他還要跟著擔責任。
這樣的對比,簡直不要太刺眼。所以,平津侯幾乎沒有猶豫就拒絕了藏海。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藏海心系百姓的死活,卻又不能直接上達天聽。于是,他與師父高明在欽天監門外上演了一出戲:師徒兩人假裝偶遇、一唱一和,當著眾人的面說出了中州可能發洪水的大新聞。
藏海這招越過領導、先斬后奏的做法,立刻招致了平津侯的不滿。對于平津侯而言,他需要的是一條聽話的狗、而不是一個獨立的人。藏海的做法,無疑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在褚大人明著勸和、暗中挑撥之下,平津侯立馬就把刀架在了藏海的脖子上。此時的藏海,已經被逼到了懸崖之上。
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藏海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說,“小人所說的白虹貫日,不僅是大汛之兆,還主將星隕落。”
正是這句話,讓平津侯放下了手下的屠刀。
藏海說,“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
這兩句話不是藏海信口開河、現場胡編的臺詞,而是出自于《戰國策·唐雎不辱使命》。專諸、聶政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刺客,相傳兩人行刺之時,都有天象上的異常。
藏海情急之下說出這兩句話,無論是平津侯還是褚懷明,一時之間都無法反駁。
畢竟,世上最高明的謊言,就是我講的每一個字都是真事,但是連在一起就是假的。
眼看著平津侯出現了遲疑,藏海立刻趁熱打鐵、施展三寸不爛之舌。他說,白虹貫日是將星隕落的前兆,只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他也不知道此次天象異常意味著哪位將軍會身死。他之所以越過侯爺、泄露天機,就是希望能夠以自己的身軀,幫平津侯擋住災禍。
平津侯生性多疑,對世上的一切人和事都持懷疑態度。如今,藏海越是把事情說得天花落墜、玄之又玄,他反倒越是會心生疑竇、將信將疑。
藏海在平津侯的心里,種下了一顆懷疑的種子。如此一來,無論是否有將星隕落,他都為自己爭取到了時間。
只是,對于藏海觀星象、識天氣的本事我們深信不疑,然而白虹貫日、將星隕落終究是藏海信口胡謅之事。他為什么敢于信誓旦旦、言之鑿鑿呢?萬一沒有大將身死,藏海該如何給平津侯一個交待呢?
事實上,自從藏海拋出了這個論點,他就已經立于了不敗之地。正如他對師父說的那樣,他只說過要有將星隕落,至于是哪個將軍、什么官職、身在何處、死于何因,他都沒有說過。因此,只要在這中州洪澇災害期間,有將軍斃命,藏海都可以說自己預言成功。
你可能會說,萬一天不遂人愿,大雍國內的將軍人人身體健康、個個活蹦亂跳,藏海又該怎么圓謊呢?
事實上,藏海從一開始就說過這樣一句話。當時,面對平津侯的屠刀,藏海情真意切地說,“小人想為侯爺擋災,天機難以窺探,小人也無法參透,即便是真要應驗在侯爺身上,事前也會有端倪,還請侯爺留小人一條性命,危機來時也可化解。”
這段話,是藏海給自己的謊言提前補上了漏洞、打上了補丁。萬一沒有大將身死,藏海自然可以說,本來要隕落的將星正是平津侯,只是自己幫助侯爺擋了火災、化解了危機。如此一來,無論有沒有將星隕落,藏海都已經立于了不敗之地。
畢竟,中州洪災是可以預見的;至于將星隕落的預言,藏海擁有絕對的解釋權。
好巧不巧的是,中州都督在抗洪救災中犧牲,這無意間為藏海的預言提供了鐵證。從此以后,平津侯終于把藏海當成了自己人。
平津侯之死,指日可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