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
這句話出自 《武侯祠》 的一副楹聯,強調了攻心的重要性,認為如果能掌握人心,就能使敵人內部產生矛盾,從而不戰而勝。
電視劇《藏海傳》是一部古裝權謀題材的作品,藏海的謀略,處世的哲學,都體現了對人性本質的清醒認知。
藏海為復仇所用的計謀,大部分都是攻心為上。
藏海是一個文弱書生。
因為藏海被面具人收留后,整個計劃就是不讓藏海學武。
一方面是藏海天生體弱,骨骼疏松,第二點,因為仇人平津侯本人就是武學高手,他身邊也都是高手環繞,藏海的體質學武學得再好,也不可能在武功上超過他。
反而學了武會引起藏海的懷疑。
果然,師父的計劃真是精妙,天性多疑的平津侯,在調查藏海之前,自己就親自下手檢驗了藏海,他在藏海肩頭施壓,試探藏海的底子。
幸虧藏海是真的沒有武功底子,才打消了一點點平津侯的懷疑。
即便如此,平津侯一邊讓藏海做第一幕僚,利用他的才學給自己辦事,一邊還處處使絆子,考驗藏海。
比如故意讓藏海可以隨意出入書房,還讓他去了地下室,看到了平津侯留下的人皮。
這一招確實起到了作用,要不是面具人及時出手,藏海這次恐怕要折在親情這一關上。
藏海看見了平津侯留在地下室的父母衣物,滿腔仇恨已經無法控制。
在平津侯祭祖之時,準備了機關要射殺仇人。
誰知,機關在關鍵時候完全沒有動靜,反而被平津侯看出了端倪。
要不是機關及時被轉移,藏海必死無疑。
這是平津侯用親情這把刀試探藏海,但平津侯做夢也沒想到,藏海的攻心計也是用了親情這把刀。
平津侯如今寵愛的是正妻蔣襄生下的大兒子莊之甫,但其實,他當年對于情人沈宛生下的小兒子莊之行,也曾經非常寵愛。
莊蘆隱在做威風八面的將軍時,和沈宛交好,但他失勢去守邊疆后,為了重回權力中心,他選擇了迎娶世家的女兒蔣襄。
有權有勢的老丈人幫助他回到了京城,蔣襄生了大兒子莊之甫,妾室沈宛生了小兒子莊之行。
蔣襄為了穩住自己的正室地位,讓自己的兒子爬上高位,設計下毒害死了沈宛。
還陷害沈宛和看病的郎中有染,使得莊蘆隱從內心徹底對沈宛和莊之行失望。
沈宛死后莊蘆隱從沒去祭拜,對莊之行也棄之不管,即使莊蘆隱知道蔣襄下毒,也裝聾作啞。
平津侯為了一己私利,攀附權貴,放縱惡行,對曾經相愛的人棄之如敝履。
如今回來復仇的藏海,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開始對惡人莊蘆隱用上了攻心之計。
莊蘆隱懷疑一切,但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兒子對自己起了殺心,背刺自己。
藏海這個籠絡莊之行的計劃,一是因為莊蘆隱確實對害死沈宛的兇手放任不管,使得剛剛知道真相的莊之行,對莊蘆隱懷著滿腔仇恨。
第二個方面,精通攻心術的藏海有切身體會,用親情這把刀刀人最痛。
莊蘆隱對小兒子是有感情的,只是怒其不爭,沒有防備他這個被養廢的兒子會有其他什么目的。
藏海正是利用了這一點,一旦他的計劃成功,用親兒子去殺親生父親,這對莊蘆隱的打擊,會比其他辦法,更是痛上加痛。
《孫子兵法》說,“上兵伐謀”,高明的策略往往是以謀略取勝,而不是用武力。
莊蘆隱懷疑一切的性格,會讓他懷疑親生兒子嗎?目前來看還不好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