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特朗普威脅對歐盟征收50%關稅的舉措,歐盟是否妥協(“跪不跪”)取決于多方面的博弈與利益權衡。
結合當前信息分析,歐盟大概率不會全面妥協,而是采取強硬反制與靈活談判并行的策略,具體預測如下:
歐盟的強硬立場與反制措施
反制清單已備,威脅對等報復
歐盟已公布價值950億歐元的對美反制商品清單,涵蓋波音飛機、汽車、農產品(如威士忌)等關鍵領域,并計劃向WTO提起訴訟。
若美國實施50%關稅,歐盟可能同步啟動對等反制,例如對美農產品加征高額關稅,以打擊特朗普的農業票倉。
內部凝聚力增強,戰略自主性提升
歐盟成員國近期展現出更強的團結,例如重啟與英國的防務合作,并深化與中國、東盟等經濟體的貿易聯系以對沖美國壓力。
歐盟經濟體量達19.4萬億美元,科技與工業基礎雄厚(如阿斯麥、空客等),具備與美國分庭抗禮的資本。
歷史經驗與談判策略
此前歐盟在鋼鐵關稅爭端中通過反制迫使美國部分讓步。此次歐盟官員明確表示,不會接受美方要求取消增值稅、削弱數字監管等核心訴求,僅可能在購買天然氣和農產品上讓步。
可能妥協的領域與談判空間
能源與農產品采購
歐盟或通過增加美國液化天然氣(LNG)和農產品的進口量,緩解貿易逆差問題。
此前歐盟已計劃擴大美國能源進口以替代俄羅斯供應,這或成為談判籌碼。
部分關稅豁免或階段性實施
參考特朗普慣用的“威脅—讓步”模式,雙方可能在汽車關稅等關鍵領域達成妥協。
例如,歐盟可能同意降低對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目前為10%),換取美方暫緩50%的全面關稅。
雙方的潛在代價與博弈困境
歐盟的經濟風險
- 行業沖擊:汽車、制藥、航空航天等出口導向型產業將受重創。例如,德國車企對美出口占歐盟總出口的40%,50%關稅可能導致其美國市場萎縮。GDP拖累:歐洲央行預估,25%的關稅可能使歐元區GDP減少0.5個百分點,50%關稅的影響將進一步擴大。
美國的國內壓力
- 企業反彈:蘋果、特斯拉等依賴全球供應鏈的美國企業將面臨成本飆升,可能被迫調整生產布局,引發制造業回流效果存疑。消費者通脹:美國普通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或減少3800美元,消費品價格上漲可能激化民眾不滿。
預測結果:僵局與階段性協議
短期僵持與局部沖突
雙方可能在6月1日前展開密集談判,但核心分歧難以快速解決。
歐盟或啟動部分反制措施(如數字稅),美國則選擇性豁免部分商品關稅,形成“邊打邊談”局面。
長期趨勢:貿易關系重構
若僵局持續,歐盟將加速產業鏈多元化(如轉向東南亞、墨西哥),并強化與CPTPP等區域協定的合作,減少對美依賴。
結論:歐盟不會“下跪”,但需承受陣痛
歐盟大概率采取“以戰止戰”策略,通過強硬反制與靈活談判逼退特朗普的極限施壓。
盡管短期內經濟受損不可避免,但歐盟的戰略自主性與多邊合作網絡為其提供了對沖空間。
最終結果或為階段性協議,部分關稅被豁免或降低,但核心利益之爭將持續發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