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臺風胚胎共舞已經變成了三臺風胚胎共舞,編碼分別為90W,99W,98W,這3大臺風胚胎可能出現整合,同時,依照部分數值數據顯示,有臺風可能靠近江浙滬,其次對于我國東部大范圍高溫來說,臺風的到來或許是好事情,因為可以降溫。
但臺風也是具有雙面性的,那會不會帶來影響?其次我國大范圍降雨還在繼續,跨南北發展,還有多強呢?還要下降多久?
所以,我國天氣的復雜化在上升了,又是高溫,又是降雨,又是臺風都要來了?下面我們還是從高溫,降雨說起走。
大范圍高溫,降雨一起發展
對于我國的高溫,降雨發展來說,完全是兩個極端發展,但是相互之間又存在關系,其副熱帶高壓在東部起來之后,南方暖濕氣流從副熱帶高壓邊緣北上,帶動了水汽的活動,所以,拋物線模式的降雨發展非常明顯。
而從確定性的降雨來看,雨水的發展強度還是很大,比如在四川達州和巴中、陜西漢中和安康、海南澄邁等地,再次一次出現了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雖然不是整體全面降雨,但也可以緩解一部分少雨的地帶,這就是好事情。
而隨著東部副熱帶高壓的繼續發展,那降雨的發展也會繼續,而且高溫持續多久,降雨的發展模式也基本是多久了,所以,高溫,降雨就是同步活動。那要發展多久呢?
從高溫的情況來看——我國東部方向持續性的高溫活動,預計是在7月上旬占據一大部分,而且這會大家看到的還不算熱,預計在2日后擴大,增強。
高溫的勢頭激烈,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一波高溫很大概率會打破極端性高溫值,可能在同期創造記紀,比如:江浙滬,安徽,江西,福建等地都是持續性波動副熱帶高壓的發展活動,普遍性的高溫都是在35度以上,局部達到40度以上。
比如上海,最高氣溫基本都是35度+,后續的最高氣溫已經給出了40度+,這真的是“超長高溫”發展了,然而降雨也是超長發展模式,有多強呢?
從新一輪的降雨來看,的確保持我國南北活動,其暴雨,大暴雨的活動范圍依然很大,在河北,山東,河南等6省市,依然發展之中,而過后,降雨轉移到東北,華北等地,也是出現了明顯的10毫米到25毫米的覆蓋區間,局部區域還是有暴雨的活動。
在3日的時候,其副熱帶高壓出現了“彎曲”,形成了一條跨越東北的降雨帶,在黑吉遼,京津冀等大范圍區域都有25毫米到50毫米區域,其中河北局部降雨達到大暴雨級別。
所以,雨水反復橫跳,過后在四川,云南,陜西,甘肅等地還將繼續出現降雨活動,反正幾大塊就是東北,華北,西北等區域最為明顯,而副熱帶高壓的覆蓋區域,基本都是保持分散性的降雨為主,多數為陣雨,雷陣雨。
而就是這樣來回跳動的降雨發展,也帶來了一波接一波的雨水活動,預計在6日前,都會這樣發展。這下大家明白我說的高溫,降雨一起發展的問題了吧。
3臺風胚胎共舞:有個要登陸江浙滬?
其實,西北太平洋的3個臺風胚胎,都還沒起來,而且99W,90W可能出現臺風胚胎整合,其次98W應該是最為重要的。當然,這一塊臺風胚胎的活動狀態很激烈,說不定也會再次出現混戰。
但從GFS,EC的情況來看,預計會有臺風的出現,至少3號臺風木恩,4號臺風丹娜絲連續生成的趨勢變得很大。
按照EC的情況來看,在西北太平洋中部區域,菲律賓東部地帶,預計5日會整合出一個雙臺風胚胎共舞,其中一個前往日本方向,還有一個就是認為可能出現大變化,在副熱帶高壓的推動之下,可能靠近江浙滬地帶,有概率登陸,但強度上來說,不大。
而GFS的看法稍微有點不一樣,也認為在3日出現雙臺風,跟EC一樣,而日本方向的一樣,但是在菲律賓東部出現的臺風,可能出現轉變過程,那就是先往日本方向靠近,然后穿插日本,過后往長江三角洲靠近,但是預計不會登陸,又會回撤走。
這說明什么?GFS,EC都支持臺風發展趨勢,可能影響江浙滬,但是否登陸還有待觀察,其次就是副熱帶高壓的變化很快,EC堅持不會撤離,GFS堅持會撤離,這就是后續菲律賓東部臺風走向的重大轉折點,大家繼續觀察。
GFS在這兩個臺風之后,預計還有一個出現,但也是前往日本方向,這就是整體的情況。
總結
整體上來說,海區臺風變化還是較強,熱帶擾動如今是混戰,而高溫,降雨的發展保持穩定,所以,大家重點放在高溫,降雨上就行,臺風出來了再看,這就是現階段最為重要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