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逛大型超市時
經常遇到促銷活動
特別是商品陳列區會有醒目標牌
原價:XXX;現價:XXX
如果趕上合適的話
可能會產生沖動消費
5月24日,有市民在德州萬達廣場負一層圣豪超市購物時,看到標牌上某商品有促銷活動,于是買了兩袋,不料結完賬卻發現了虛假誘導的情形。
在超市的食品專列區,一處標牌上醒目顯示:溜溜梅繽紛超值裝梅凍,原價19.9元,現價14.9元,而在原價后面特意標注了520g的標準。
然而市民發現,買回去的促銷裝梅凍,實際只有400g,而產品標簽上,在右下角不起眼的位置,實際顯示凈含量也是400g。
產品實際克數與超市宣傳不符,究竟是超市標注錯了,還是產品擺錯了,亦或是一種慣用的促銷手段?
倘若按照袋裝520g,原價19.9元的標準換算,實際400g的原價為:15.3元,相當于比促銷價(14.9元/袋)僅僅優惠了0.4元,這對于消費者來說,絲毫起不到誘惑力。
而在天貓該品牌旗艦店顯示,同款袋裝梅凍400g,原價:19.9元,而客服告知,該系列并沒有520g的袋裝產品。
事后,市民找到超市服務臺,工作人員承認商品克重不符的事實,但是卻沒有給消費者一個合理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了消費者的權益,包括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當超市的宣傳海報與實際不符時,就可能侵犯了消費者的這些權益,特別是知情權。
商品標注不規范的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才能更好地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讓消費者在購物中更加安心和放心。
本文同步推送至:網易新聞、騰訊新聞等客戶端。
本站專注德州大城小事、為民辦事。(聯系本站可添加主編微信號:129290669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