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晚,2025多哈世乒賽混雙決賽落幕,王楚欽/孫穎莎以3比1戰(zhàn)勝日本組合吉村真晴/大藤沙月,實現(xiàn)世錦賽混雙三連冠偉業(yè)。賽后兩人接受采訪時,言語間流露著超越年齡的成熟與默契——從2017年亞青賽初搭檔的 “兩小只”,到巴黎奧運周期扛鼎國乒混雙大旗的核心組合,混雙三連冠背后是他們的成長與蛻變。
“今年奪冠感覺更平靜、更成熟了。”王楚欽談及三連冠感慨道。巴黎奧運周期的淬煉讓這對組合完成蛻變:2021年休斯敦首奪世乒賽冠軍時,他們會因爭議判罰激動爭執(zhí);2023年德班衛(wèi)冕時,已能在落后局面下互相鼓勵調(diào)整;而本屆多哈賽事,面對日本組合的強力沖擊,兩人全程保持著“一分分拼”的沉穩(wěn)節(jié)奏。
孫穎莎特別提到?jīng)Q賽的考驗,“對手雖是雙右手組合,但單板質(zhì)量和算球預判給我們造成很大威脅。”八進四對陣松島輝空/張本美和的比賽中,他們更是在落后局面下完成逆轉(zhuǎn)。這種逆境抗壓能力,正是經(jīng)歷奧運會洗禮后的顯著成長。王楚欽透露,巴黎奧運后兩人混雙訓練量減少,但“通過溝通和默契達到了更好的比賽感覺”,這也證明兩人的技術配合已升華為心理層面的深度信任。
回顧搭檔歷程,兩人技術風格的融合與進化清晰可見。早期王楚欽以正手暴力爆沖為主要得分手段,孫穎莎則依賴反手生膠的突然性;如今王楚欽的反手銜接更加流暢,孫穎莎的正手進攻比例提升,形成“左右開弓、攻防一體”的完整體系。
“如果按2023年的打法打這次比賽,可能拿不到冠軍。”王楚欽的反思揭示著技術迭代的緊迫性。面對越來越多雙右手組合的沖擊,他們在發(fā)球輪次增加了側(cè)旋變化,接發(fā)球環(huán)節(jié)強化了臺內(nèi)控制,多拍相持中更注重落點調(diào)動而非單純力量對抗。這種從硬實力碾壓到戰(zhàn)術化博弈的轉(zhuǎn)變,正是頂級組合的進階標志。
當被問及洛杉磯奧運周期規(guī)劃時,兩人表現(xiàn)出務實態(tài)度。孫穎莎坦言:“周期還有三年多,有很多未知,但只要參加混雙就會全力以赴。” 王楚欽補充道:“國家榮譽永遠是第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兩人均提到“對混雙項目理解的深化”—— 不再局限于技術配合,而是更注重心理抗壓與比賽閱讀。“一人一板”的項目特性要求他們在0.1秒內(nèi)完成戰(zhàn)術溝通,這種默契已融入肌肉記憶。正如孫穎莎所說:“從小配合到現(xiàn)在,目標一致讓我們走得更穩(wěn)。”
從2018年青奧會奪冠時的青澀少年,到2025年多哈完成三連冠的領軍人物,王楚欽/孫穎莎的成長軌跡映射著中國乒乓球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當被問及下一個目標時,兩人不約而同,“先打好明天的單打決賽。”
原標題:《王楚欽/孫穎莎:這對混雙王炸組合還會再戰(zhàn)洛杉磯奧運會嗎?》
欄目主編:陳華 圖片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秦東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