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農村養老保障迎重大調整,1.6億參保農民受影響。
近日人社部聯合財政部發指導意見,明年起實施新農保待遇提升方案。
1965年前后出生的“新退休”群體,這次政策變化得重點關注。政策第一個突破是繳費檔次更靈活,擴充到18檔選擇更多。
最低檔200元/年不變,最高檔提到8000元/年,高繳能多補。
像山東選5000元檔次,政府補貼從240元漲到360元,挺劃算。第二個突破是繳費年限有補貼,多繳1年基礎養老金每月多5元。
河北某縣連續繳25年,每月多領50元,一年多出600元“工齡錢”。第三個突破是集體補助制度化,村集體補助有了最低標準。
廣東佛山試點村,選3000元檔次能拿600元補助,自己少繳不少。待遇計算也有關鍵調整,基礎養老金迎來五年來最大漲幅。
2025年全國最低標準上調至135元/月,比現在提高18%。
江蘇這樣的地方力度更大,擬將基礎養老金提到210元,漲25%呢。個人賬戶計發系數也優化,60歲退休的從139調整到145。
舉個例子,繳15年選5000元檔次,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多拿17元。
新增了高齡津貼專項補貼,70歲以上老人能額外領30-100元/月。杭州80歲以上老人每月多領100元,浙江廣東等地細則已出。
參保策略得及時調整,首先得把握補繳政策窗口期。45-60歲的人能補繳2011年前的年限,2025年底前得完成。
河南某縣算過,補繳10年約2萬,退休后每月多領280元,回報周期6年左右。
選擇繳費檔次也有講究,50歲左右建議選3000-5000元中檔。安徽某地選5000元繳15年,政府補貼5400元,退休月領預計超800元。
還要關注地方特色補貼,全國23個省份有梯次補貼機制。
云南山區參保人額外補10%,黑龍江糧食主產區農民多補5%,得問問當地。
這次改革讓農村養老進入提質增效新階段,利好不少人。人社部測算,新政后全國農村退休人員月均養老金有望突破450元。
這比2022年增長68%,漲幅不小,農民養老更有盼頭了。不過具體咋操作,還得看各地實施細則,別錯過政策紅利。
老鄉們得抓緊研究,該補繳的補繳,該選檔的選檔,別耽誤。政策雖好,但不同地方情況有別,自己的養老錢還得自己多上心。未來養老保障會越來越好,但提前規劃還是很重要,別等著靠別人。
大家對這次政策調整有啥看法,覺得哪個變化最實在?
可以說說。想了解更多細節,記得關注當地社保部門消息,別漏了重要信息。
以上內容供參考,具體以當地政策為準,有問題及時咨詢相關部門。
養老保險關系到每個人的晚年,早打算早受益,千萬別馬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