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中,來自北京、重慶、上海、江西、新疆的5位外賣配送員名列其中。這是第一次有外賣員成為全國勞模,既體現了全社會對外賣員群體的高度認可,也激勵著更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以勞模為榜樣,更好地服務社會。
在數字經濟的帶動下,網約配送員的規模迅速增長,其工作內容也從餐飲外賣擴展到即時零售、生鮮宅配、商超零售等多個領域。截至2023年初,全國網約配送員的數量為1300萬人,他們穿行于大街小巷,風雨無阻地把食品、藥品、生活物資送達千家萬戶。外賣員屬于新興職業,其工作看似普通,卻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對社會運行、城市運轉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外賣員當選全國勞模,充分彰顯了對新就業群體社會價值的肯定,也讓我們看到無論行業新舊,只要踏實勞動、服務社會,就值得被尊重。
外賣員當選全國勞模,反映了數字經濟背景下勞動評價體系正在被重新定義。在過去,勞模更多集中在制造業、農業、科技等傳統領域。然而,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特別是平臺經濟的興起,越來越多勞動者成為零工經濟從業者,他們在平凡崗位上踐行著“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精神。一個開放包容的社會,理應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給予平等的對待,2020年,“網約配送員”被正式納入國家職業分類目錄。將外賣員納入全國勞模評選,意味著數字時代的勞動價值被重新發現和定義,也讓我們感受到在經濟結構轉型中全面擁抱數字經濟的決心和動力。
外賣員當選全國勞模,昭示著新業態同樣可以孕育工匠精神。外賣員的日常工作瑣碎繁雜,涉及接單取送、路線規劃、客戶服務等多個環節,這些工作看似容易,但想要實現零事故、無差評、無投訴卻并非易事。在日復一日的打磨中,越來越多的騎手練就了卓越的專業技能。5位外賣員勞模不僅能在時間壓力中精準取送、在復雜路況下即時響應、在人機協同中智慧應對,而且還能在重復服務中傳遞人情溫度、在算法洪流中激揚正能量。他們創造的社會價值不是單純經濟指標可以概括,他們對服務質量的極致追求與工匠精神的特質并無二致。勞模評選的突破為新業態勞動者胸懷匠心、成為匠人樹立了標桿,這是新業態勞動者個人成長成才的需要,也是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展望未來,期待更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走上領獎臺,激勵千千萬萬勞動者淬煉技能、勇于創新、追求卓越,為推動社會進步貢獻更大力量。(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康瓊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