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話說燕云十六州的丟失!了解中國古代歷史的人,肯定都會想到石敬瑭這位有名的兒皇帝。
自唐朝《安史之亂》后,中原陷入五代十國大分裂。石敬瑭原為后唐將領,擔任河東節度使鎮守太原。后唐末帝李從珂忌憚石敬瑭欲削其兵權。石敬瑭為了自保,決定借助契丹人反叛。
公元936年,石敬瑭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援稱臣!自居“臣”尊稱耶律德光為“父皇帝”。石敬瑭自稱“兒皇帝”時45歲,耶律德光34歲。
石敬瑭承諾割讓燕云十六州,每年向遼朝進獻帛30萬匹、銀10萬兩。契丹出兵5萬擊敗后唐軍,幫助石敬瑭建立后晉王朝,定都洛陽后來遷開封。
而燕云十六州的失陷,讓中原王朝的門戶大開!400百多年間遼國、金國、蒙古、居高臨下劫掠不斷!還有隔壁西夏王朝黨項人的襲擾,讓兩宋在苦難之間苦苦徘徊。
北宋和南宋300年間的心結,甚至為收復燕云十六州付出了亡國的代價!但燕云十六州依然沒有被收回。直到公元1368年才被明朝朱元璋的大將徐達、常遇春收復。
那么,燕云十六州的戰略地位到底有多重要?為何宋朝300多年都對其束手無策?而朱元璋僅用一年就收復呢?
今天,我就帶大家去了解丟失神秘的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位于北京、天津、山西、河北。范圍橫跨燕山山脈與太行山脈,總面積有12萬平方公里。
太行山以東山前七州:幽州今天的北京、薊州今天的天津薊州區、瀛州今天的河北河間)、莫州今天的河北任丘北、涿州今天河北涿州、檀州今天的北京密云、順州今天的北京順義。
太行山以西山后九州:云州今天的山西大同)、儒州今天的北京延慶、媯州今天的河北懷來、武州今天的河北宣化、新州今天的今河北涿鹿、蔚州今天的河北蔚縣、應州今天的山西應縣)、寰州今天的西朔州東)、朔州今天的山西朔州。
“燕云”遼國獲得此地后,將幽州升為“南京析津府”,云州升為“西京大同府”,故合稱“燕云”。
“幽薊”核心州為幽州今天的北京和薊州今天的天津薊州區而得名。
幽云十六州的位置為什么如此重要?我們從地圖上就能清楚地看出來,幽云十六州正好位于北方長城的南部。而長城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就是抵御北方胡人南下的重要戰略要地。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又將各國修建的長城連接起來!西起嘉峪關、東到山海關綿延萬里!所以,叫萬里長城。
失去了幽云十六州,整個中原大地就失去了北方的天然屏障!中原王朝門戶大開、北方湖人就可以隨時南下,猶如探囊取物!攻克中原王朝易如反掌。
就是這么一個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燕云十六州,卻被石敬瑭給輕松的送給契丹人。
也許石敬瑭他也沒想過,他隨便割出的一塊地!會對后世有這么深遠的影響。
那么,北宋又對收復燕云十六州做了哪些努力呢?為何300多年都沒有能力成功收回故土呢?
公元960北宋建立后,趙匡胤始終想收復幽云十六州可惜英年早逝。
趙光義繼承兄長趙匡胤的遺志,繼續北伐收復被遼國占據的燕云十六州,以解除中原的邊防危機。
趙光義和契丹人正面硬剛過兩次!第一次北伐遼國《高梁河之戰》是趙光義滅了后漢以后,大宋軍隊在太原休整!有大臣建議趁著剛打了個大勝仗一鼓作氣拿下幽州,趙光義一時沖動帶著部隊就直奔幽州去了。
可是遼國在幽州經營多年,聚守城池非常堅固。而趙光義的軍隊因為連續征戰,宋軍戰斗力極具下降!加上遼國援軍趕到,趙光義被射中一箭駕著驢車倉皇地跑回了開封府。宋軍死者萬余人,遺棄輜重堆積如山。
第二次趙光義《雍熙北伐》遼朝做了充分的準備,但還是因為出師不利。再加上宋軍部隊的不團結,仍然以失敗而告終。
兩次《幽州之戰》北宋都以失敗而告終,沒有成功奪回燕云十六州。
北宋最后一次收復燕云十六州是在公元1004年,大遼國蕭太后攝政掌權,她帶著12歲的兒子遼圣宗率領20萬大軍御駕親征進攻北宋。
遼軍直抵黃河北岸的澶州,大遼軍深入導致糧草補給線拉長。遼軍先鋒蕭撻凜在澶州城下被宋軍床子弩射殺,嚴重動搖遼軍斗志。
當時北宋的皇帝趙恒硬著頭皮慰問前線,宋軍士氣大振斬殺了遼國不少大將!
宋真宗趙恒畏懼遼軍兵鋒,早在遼軍南下時便計劃遷都南方被寇準力諫阻止。宋軍雖在局部戰場占優但長期戰爭耗費巨大,百姓賦稅沉重。宰相王欽若、陳堯叟文官主張“以財換和”,與主戰派寇準形成對立。
于是,遼宋兩國很快就簽訂了《澶淵之盟》維持100多年的和平。雙方約定以白河溝為界,遼朝和宋朝雙方停止戰爭互通貿易,北宋每年給遼國繳納歲幣。遼朝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天的內蒙古巴林左旗。遼朝實行“南北面官制”,有效統治了北方漢人和其他各民族。
宋遼盟約兄弟之國,宋真宗為弟、遼圣宗為兄、遼太后為叔母。宋遼雙方撤兵、不得修筑新城招納降附!宋朝換來休養生息。
遼國宋朝和解以后,北宋和南宋的皇帝們徹底躺平了。
不是研究書法、就是研究文學、或者研究一下繪畫詩詞歌賦!至于幽云十六州,愛誰收誰去收!
因此,北宋不夠堅定收復故土的國策!自然是直到南宋《崖山海戰》300年間,也收不回幽云十六州!但這跟遼國的強大的軍事力量也有一定關系。
那么,為何朱元璋僅僅用一年就收復《燕云十六州》成功呢?
因為,宋朝和明朝所面對的對手不同!宋朝的對手更加強大。有遼國契丹人、西夏黨項人、金國女真人、蒙古帝國、大理國、吐蕃諸部、交趾越南人。
都說“弱宋”其實兩宋一點都不弱。尤其遼朝、西夏王朝、金朝、蒙古四大強敵!分別在不同階段成為宋朝的“生死之敵”。遼國、西夏、金國都滅國了南宋都還在抵抗蒙古鐵騎。
朱元璋在消滅陳友諒、張士誠之后,剩下的對手就是北方已經腐朽的元朝蒙古元順帝。而且,蒙古貴族自己還在內斗。加上元朝統一全國后,蒙古軍隊迅速腐化,只知道貪圖享樂早已經喪失了蒙古騎兵戰斗力。
而朱元璋此時兵強馬壯,南方富庶地區又大都歸順了他。經濟上明朝不比北方的元朝弱,軍事實力上明軍比元軍占優勢。
所以,朱元璋能夠北伐成功把蒙古人趕回草原!收復失地統一天下是大勢所趨。
再有就是朱元璋的軍事才能卓越,絕非宋朝時期幾個北伐皇帝所能比的。明朝的北伐戰爭,大都是朱元璋親自策劃指揮。
朱元璋制定的策略非常成功,先取河南、山東,孤立元朝大都!然后迅速出擊大都。
等到在山西太原地區的元軍反應過來要去救援大都時,明軍又進攻太原逼迫元軍返回!
來了個“圍魏救趙”解了大都之圍。明朝有朱元璋這樣的軍事才能,卓越的統領軍隊何愁北伐不能成功呢?
宋朝即使經濟再發達,可惜生不逢時遇到的對手太多又太強大!
北宋楊家將為收復燕云十六州,楊業雁門關大破遼軍威震契丹,被稱為“楊無敵”。雍熙北伐中孤軍斷后,被俘后絕食殉國。
楊家男兒打沒了!十二寡婦接著西征遼朝,可謂滿門忠烈!可惜宋真宗簽訂《澶淵之盟》喪失故土。
南宋岳家軍精忠報國為報“靖康之恥”收復失地,可趙構與金國簽訂《紹興和議》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推向風波亭含冤而死。還有一位南宋被黑得最慘抗元宰相賈似道,沒有他掣肘忽必烈南宋早亡了!
兩宋不重視軍隊的建設、不尊重武將、不培養人才終究走向滅亡!就更別談收復燕云十六州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