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老”藥中流砥柱,“新”藥鋒芒畢露。
整理丨Key
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定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美國芝加哥 盛大開 幕,屆時全球腫瘤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將悉數登臺亮相。在 非小細胞肺癌 (NSCLC)的臨床治療領域,多項突破性研究進展備受矚目。本文特將該領域內相關研究摘要進行匯總整理,以饗讀者。
奧希替尼聯合方案創新探索
摘要號:8001
NeoADAURA研究:新輔助奧希替尼±化療對比單純化療治療EGFR突變可切除早期NSCLC
基于 III 期ADAURA研究的結果,第三代EGFR-TKI奧希替尼輔助治療成為可切除EGFR突變(EGFRm)IB–IIIA期NSCLC的標準治療方案。NeoADAURA(NCT04351555)是一項全球性的 III 期、隨機對照研究,旨在評估新輔助奧希替尼±化療對比單獨化療在 EGFR突變可切除早期 NSCLC 患者 中的療效。
入組患者 年齡≥18歲,世界衛生組織(WHO)體能狀態(PS)評分≤1,患有EGFRm II-IIIB期可切除 NSCLC ?;颊甙捶制?、地域和突變類型分層,以1:1:1隨機分配至以下三組: ① 奧希替尼+化療組:奧希替尼80mg每日一次(≥9周)+化療(順鉑/卡鉑+培美曲塞,3周期,Q3W); ② 奧希替尼單藥組:奧希替尼80mg每日一次(≥9周); ③ 安慰劑+化療組:安慰劑每日一次+化療(3周期,Q3W)。主要終點是主要病理緩解率(MPR)。次要終點包括病理完全緩解率(pCR)、無事件生存期(EFS)和安全性。數據截止日期為2024年10月15日。
共有 358例患者被隨機分配:奧希替尼+化療組 ( n=121 )、 奧希替尼單藥治療組 ( n=117 )、 安慰劑+化療組 ( n=120 ) ;各組間的基線特征總體平衡 。 新輔助治療后,奧希替尼+化療組、奧希替尼單藥治療組和安慰劑+化療組分別有92%、97%和89%的患者接受了手術。 奧希替尼+化療組(26%)和單藥組(25%)的MPR顯著優于安慰劑+化療組(2%),比值比分別為19.8(p<0.0001)和19.3(p<0.0001)。中期EFS數據顯示奧希替尼組有獲益趨勢 (表1)。
表1 主要研究結果
每組中≥80%的患者接受了輔助奧希替尼治療。新輔助期間,≥3級全因不良事件(AE)及導致治療終止的AE發生率分別為:奧希替尼+化療組36%/9%,單藥組13%/3%,安慰劑+化療組33%/5%。手術后30天內無患者死亡。
因此, 含奧希替尼的新輔助治療方案(聯合或單藥)較單純化療顯著提高MPR率。EFS數據尚未成熟,但趨勢支持奧希替尼組。未發現新的安全性信號。對于EGFRm II–IIIB期可切除NSCLC患者,應考慮奧希替尼±化療的新輔助治療策略。
摘要號:8513
賽沃替尼聯合奧希替尼對比賽沃替尼聯合安慰劑:SAVANNAH II期研究中隨機亞組的療效和中樞神經系統(CNS)結果
MET通路是EGFR-TKI耐藥的已知介導因子,選擇性MET-TKI可能克服這一耐藥。 賽沃替尼 (savo)是一種高選擇性口服MET-TKI,與奧希替尼(osi)聯用有望解決奧希替尼進展后MET驅動的耐藥問題。 II 期SAVANNAH研究顯示,savo+osi在EGFRm晚期NSCLC伴MET過表達/擴增患者中具有臨床意義的療效。
SAVANNAH 研究 亞組納入EGFRm晚期NSCLC患者,要求一線奧希替尼進展后存在MET過表達和/或擴增,允許 存在 無癥狀穩定腦轉移(無論是否治療)?;颊甙?:1(雙盲)隨機分配至savo 300mg每日兩次+osi 80mg每日一次組(savo+osi組),或savo 300mg每日兩次+安慰劑組(savo+PBO組)。終點包括獨立盲法中心評估(BICR)和研究者評估(INV)的客觀緩解率(ORR)、緩解持續時間(DoR)、無進展生存期(PFS)、CNS-PFS,以及BICR判定的進展時CNS病灶存在與否。
共73例患者隨機入組(savo+osi組48例;savo+PBO組25例)?;€特征:兩組中位年齡分別為67 vs 65歲,女性73% vs 64%,白人73% vs 52%。 savo+osi組的ORR、DoR和PFS均優于savo+PBO組 (表2)。BICR評估的CNS-PFS事件發生率 為 savo+osi組5/14例(36%),savo+PBO組2/4例(50%)?;€無腦轉移患者中,savo+osi組13例RECIST進展者均未出現新發CNS病灶,而savo+PBO組6/11例出現新發CNS病灶。
表2 主要研究結果
在一線奧希替尼進展后的EGFRm晚期NSCLC患者中,savo 300mg每日兩次聯合奧希替尼的療效數值上優于savo單藥,并顯示出潛在的CNS活性。 SAVANNAH結果支持同時靶向EGFR和MET的策略,為 III 期SAFFRON研究進一步探索savo+osi及CNS活性提供了依據。
創新藥物展現卓越療效與安全性
摘要號:2004
一項評估TY-9591在EGFR陽性突變伴腦轉移晚期NSCLC患者中的II期研究
TY-9591是一種奧希替尼衍生物,作為新型中樞神經系統活性第三代EGFR-TKI,可強效選擇性抑制EGFR敏感突變(EGFRm+)及T790M耐藥突變。其I期研究顯示,該藥對EGFR突變NSCLC具有顯著臨床療效。本II期研究旨在進一步評估 TY-9591 在局部晚期或轉移性EGFRm+NSCLC伴腦轉移(BM)患者中的療效與安全性。
本研究共納入 29例患者,每日一次口服 TY-9591 160mg。其中27例為初治EGFR敏感突變(19外顯子缺失或L858R),2例為既往接受過第一/二代EGFR-TKI治療的T790M耐藥突變患者。主要終點為INV根據RANO-BM標準評估的顱內客觀緩解率(iORR)及RECIST v1.1標準評估的顱外客觀緩解率(eORR)。
截至 2024年3月21日數據截斷時,中位隨訪時間16.4個月。 經確認的INV-iORR為93.1%(95% CI: 77.2%-99.2%)(n=29); 初治患者INV-iORR為92.6%(95% CI: 75.7%-99.1%)(n=27)。2例之前接受過EGFR-TKI治療的患者獲得了顱內部分緩解(iPR)。未達到中位顱內緩解持續時間(iDoR)和顱內無進展生存期(iPFS)。 12個月iDoR率為82.8%,12個月iPFS率為96.6%。 中位PFS對于未接受過EGFR-TKI治療的患者為13.5個月(95% CI:12.5-NA)(n=29),而對于接受過的患者為15.1個月(95%CI:12.5-NA)(n=27)。中位治療時間402.9天(n=29)。27 例( 93.1% ) 患者發生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s),常見TRAEs(≥10%)包括白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血清肌酸激酶升高、腹瀉等(多為1/2級);3級TRAEs發生率為27.6%,無4/5級事件。5例患者(17.2%)報告 了 6例嚴重不良事件,其中2例(6.9%)與研究藥物相關。未報告間質性肺病、心肌病或角膜炎。
因此,TY-9591 在EGFRm+伴腦轉移的晚期NSCLC患者中療效顯著且耐受性良好。關鍵II期研究及其他II期試驗正在進行中。
摘要號:8503
Zipalertinib在既往接受含鉑化療±埃萬妥單抗治療的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EGFR ex20ins)NSCLC患者中的療效
盡管埃萬妥單抗 ( aim) 已獲批用于EGFR ex20ins突變 NSCLC ,但兼具良好耐受性和持久臨床獲益的口服靶向藥物仍存在未滿足需求。Zipalertinib( zipa )是一種新型EGFR-TKI,其在含鉑化療(plt-chemo)進展的EGFR ex20ins 突變 NSCLC患者中的 I / II a期研究顯示出有前景的臨床活性和可控安全性。 本研究 報告 了 關鍵 II b期REZILIENT1研究的主要數據,評估zipa在既往接受含鉑化療±ami治 療的晚期或轉移性 EGFR ex20ins突變NSCLC患者中的療效。
患者分為兩個平行隊列(既往接受 plt-chemo組、既往 接受 plt-chemo+ami組),接受zipa 100mg每日兩次治療。腫瘤反應由BICR根據RECIST v1.1評估。允許穩定、無癥狀或已治療的腦轉移患者入組。
截至 2024年12月10日,共納入176例患者(既往 接受 ami組51例,既往 接受 plt-chemo組125例),中位隨訪9.3個月。中位年齡65歲(33-85),既往PD-1/L1治療100例(56.8%),腦轉移史68例(38.6%)。 在所有接受治療的患者中,zipa的確認客觀緩解率(cORR)為35.2%,mDoR為8.8個月,mPFS為9.5個月(表3)。
表3 主要研究結果
在先前接受過含鉑化療但未接受過ami治療的患者中,cORR為40.0%。在51例先前接受過ami治療的患者中,30例未接受過其他ex20ins靶向 藥物 治療,21例還接受過其他ex20ins 靶向藥物 治療,cORR分別為30.0%和14.3%。在所有有腦轉移的患者中,全身性cORR為30.9%。最常見的治療中出現的TEAEs包括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皮疹、貧血、腹瀉、皮膚干燥、惡心和口腔炎,大多數TEAEs為CTCAE 1或2級。
因此, Zipa在既往接受含鉑化療 ± aim 治療的 EGFR ex20ins 突變 NSCLC患者中顯示出具有臨床意義的療效和可控的安全性,為這一亟待解決的臨床需求提供了新選擇。
摘要號:8504
SOHO-01研究:BAY 2927088在經治但未接受HER2靶向治療或初治的晚期HER2突變NSCLC患者中的安全性與療效
既往研究顯示,強效可逆性 HER2酪氨酸激酶抑制劑BAY 2927088已在晚期HER2激活突變NSCLC患者中顯示出可控的安全性和抗腫瘤活性。本 研究 報告 了 正在進行的開放標簽、多中心I/II期SOHO-01試驗中兩個隊列的安全性與療效數據。
本研究招募了攜帶 HER2激活突變的晚期NSCLC患者,口服BAY 2927088 20mg每日兩次。擴展隊列D為 接受過≥1線系統治療但未接受HER2靶向治療的患者;擴展隊列F為 未接受過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疾病系統治療的初治患者。 主要終點為安全性 ,關鍵次要終點為抗腫瘤活性。
截至2024年10月14日,隊列D和隊列F分別有81名和39名患者接受了治療。隊列D的中位年齡為60歲,隊列F為65歲;隊列D中61.7%的患者和隊列F中64.1%的患者為女性;隊列D中61.7%的患者和隊列F中79.5%的患者從不吸煙;隊列D中43.2%的患者接受過至少兩種系統性治療。96.7%的患者 出現 TRAEs;腹瀉是最常見的導致劑量減少的TRAE ( 8.3% ) 。沒有患者因腹瀉而停止BAY2927088治療,也未報告間質性肺病病例 (表4) 。研究者評估的 O RR在隊列D中為59.3%(95% CI 47.8, 70.1),在隊列F中為59.0%(95% CI 42.1, 74.4)。疾病控制率(確認緩解或疾病穩定至少12周)在隊列D中為84.0%(95% CI 74.1, 91.2),在隊列F中為84.6%(95% CI 69.5, 94.1)。隊列D中有1名患者達到了完全緩解。
表4 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匯總
因此, BAY 2927088在兩組中均表現出可控的安全性,與既往報告一致 。 腹瀉是最常見TRAE , 但可管理且未導致停藥。在經治但未接受HER2靶向治療和初治的晚期HER2突變NSCLC患者中觀察到相似的緩解率。
小 結
綜上所述,2025年ASCO年會上 NSCLC 治療領域的研究成果亮點紛呈,不僅在EGFR突變可切除早期 NSCLC 的新輔助治療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同時在MET擴增或過表達患者群體中,賽沃替尼聯合奧希替尼的治療策略也展現出顯著療效,此外HER2突變型晚期 NSCLC 的治療同樣迎來新希望,BAY 2927088等藥物展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些研究成果無疑為 NSCLC 患者帶來了更多治療選擇和希望,標志著 NSCLC 治療正式邁入多靶點、精準治療的新時代。
精彩資訊等你來
責任編輯:Sheep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