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構建的“大贏特贏”氛圍掩蓋不了事實,反對派擺出了“逼宮”的姿態,而多個國家對大展神威的殲10戰機有意,這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雖然印度莫迪政府竭力宣傳所謂對巴行動“勝利”,不僅舉國慶祝10天,還派出7個代表團到全球宣講,但事實依然無法被掩蓋。印度最大反對黨國大黨對莫迪政府發出三連問,一是要求印度外交部澄清特朗普是否參與印巴停火調停;二是為何全球所有國家不支持印度譴責巴基斯坦;三是為何不公布在對巴軍事行動中失蹤戰機的情況?而且,國大黨還提到了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可以說意味深長。因為尼赫魯當年與莫迪一樣,都是以政治強人著稱,但他在1962年的沖突中失敗,2年后就死去。尼赫魯的下場,會給莫迪極大的壓力。
因此在印巴空戰后,莫迪政府迅速采取行動,他們認為這次對巴軍事行動的失敗,是因為武器還不夠先進。有消息稱,莫迪政府已經決定引入俄羅斯的RVV-SD空空導彈,其射程達到110公里,還配置了主動雷達引導頭。要知道,印度在升級戰機方面非常豪爽,但一直不重視導彈的配置。比如印度進口了超過200架蘇-30MKI戰機,但拒絕購買R-77-1導彈,而是選擇更便宜的R-27導彈,還只購買了1000多枚。然而,蘇-30MKI有10-12個掛架,這意味著印度擁有的R-27導彈只夠該戰機集體出擊一輪。現在,印度在空戰吃虧后,趕緊“亡羊補牢”,但RVV-SD的性能勉強能與PL12早期型號相比,完全不如擊落“陣風”戰機的PL15。
而且,印巴空戰已經引發了連鎖反應。比如剛宣布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哥倫比亞,已經在認真考慮采購在印巴空戰中大展神威的殲10CE戰機,這將幫助中國軍工業打開拉美市場。同時,泰國軍隊最高司令頌威已經抵達北京,與中國防長董軍會晤。而在這個時候,泰國軍方媒體開始盛贊殲10CE戰機,似乎暗示他們也想引入這款武器,來升級自己的空軍。而在近日在馬來西亞蘭卡威舉行的防務展上,雖然只展覽了殲10C的縮比模型,但卻吸引了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的軍政代表團。顯然,印巴空戰給中國軍工業帶來了良好的“廣告效應”。
那么,印巴局勢接下來會如何發展?雙方還有再次發生沖突的可能性嗎?有分析認為,印巴局勢很難緩和,雙方的軍事對峙局面還將持續,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出現的概率不高。畢竟,莫迪政府在吃了一次大虧后,已經沒有把握贏得對巴軍事行動的勝利。但在政治層面,莫迪政府會繼續宣揚“勝利”,這并非為了挽回顏面進行的不理智行為,而是有明確的政治目的。尤其是在近10年來,社媒、短視頻平臺、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使得信息傳播速度極快,使得網絡輿論對政治的影響力也持續提升。因此,莫迪政府需要維持他們的“贏學”,這關系到執政地位的穩定。為了讓自己的支持者感受到贏,莫迪政府完全會“無中生贏”。然而,深陷自己敘事中的印度,戰略誤判的風險也會上升,這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后果,我們只能看后續事態的發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