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識《雪豹》里的周衛國,是從那一個個經典的抗戰場景開始的。那個角色剛硬、冷靜、槍法準、戰術妙,活脫脫一個孤膽英雄,殺得日軍聞風喪膽,令人拍案叫絕。
可你要是真想知道周衛國的原型是誰,還真有這么一個人,而且比電視劇里演得還傳奇。他叫黎原,原名關俊彥,后來改名換姓,棄筆從戎,一步步從黃埔軍校的學員,走上戰場,跨過國共分裂的血雨腥風,一路打到朝鮮戰場,把美國“王牌師”給摁在地上摩擦。
黎原不是一開始就拿槍的,他小時候可是個正兒八經的文人,讀書好、思想活,屬于那種別人都去考公務員的時候,他一個人琢磨“這國家該往哪兒去”。
中學畢業那年,他本來可以繼續讀書,可時代不等人。1930年代的中國,外敵環伺、內戰頻仍,黎原意識到光靠寫文章救不了國。他琢磨了一圈,覺得真想救國,就得去真刀真槍的戰場上干。
于是他報考了黃埔軍校,當時可了不得,那是軍人的圣地。能進黃埔的,個個都不簡單。而黎原進了,還能在那里接觸到進步思想的書籍,這就說明一點,他不是那種光會打仗的莽夫。他讀書看報,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啥樣。他開始思考:三民主義口號挺響,可國民黨真的做到了嗎?
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
黎原那時候剛畢業,就被分到了國民黨第八十七師當排長。這支部隊后來參加了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
那是真打仗,不是演習。黎原在那兒成了“神槍手”,日軍都知道這個排長打得準、沖得猛。部隊里的人也服他,因為他不躲子彈,沖在前面。
但是,黎原打著打著,心就涼了。
你想啊,一個黃埔軍校出來的正牌軍官,滿懷抱負來抗日,結果卻發現國民黨高層內斗不斷,打仗完全沒章法,許多地方官兵腐敗透頂,甚至臨陣脫逃。
他后來回憶,那種感覺就像你拼了命,結果你的指揮官在后面喝茶抽煙。他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走錯了路。
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后,黎原結識了董必武,和八路軍接觸越來越多。他漸漸發現共產黨人干事是真心實意的。
在董必武的引薦下,黎原離開國民黨軍隊,踏上了前往延安的路。
在延安,他進了抗大(抗日軍政大學),學軍事、學政治。那段時間,黎原找到了理想——他說共產黨不是光喊口號的,而是真下苦功夫的。
隨后,他被分配到八路軍三五九旅,成為教導營營長,這可是王震領導的勁旅。
1941年,三五九旅開始南泥灣大生產。
黎原的任務,不是打仗,而是帶人開荒種地。當時南泥灣是塊荒地,不長糧,不出產,可八路軍必須自力更生。
最開始,連農具都沒有,怎么辦?黎原走山路,找到了幾口廢舊的銅鐘,他親手把它們改造成鎬頭和鐵鍬。
為了解決效率問題,他還搞出了“勞動競賽”,設立獎懲機制、評比制度,讓每個小隊都憋著勁兒干。他不是坐辦公室指揮的干部,他自己也下地干活。
后來他們把荒地變成良田,供養了整個部隊。黎原上戰場會打仗,田地里也能搞生產,兵都佩服他。
抗戰結束后,黎原參加了解放戰爭。東北局勢復雜,日本投降后留下的偽警、散兵游勇滿地都是,匪患也嚴重。
黎原被派去當吉林軍區警衛團政委,任務不是打國民黨主力,而是清匪肅亂,改編偽軍,重建秩序。他不是靠砍頭,而是靠談判、組織、政治工作,把一支支散兵聚成隊伍,納入人民軍隊體系。
后來他指揮東北剿匪作戰,又參加了平津戰役,組織了幾次關鍵突襲,比如寧車沽、金鐘河橋、圍困北平,都是硬仗。
最驚人的是,他帶兵“活捉”了國民黨一個整編師。不是偷襲,是正面圍殲,最后逼得對方投降。這在解放戰爭里是少見的大手筆。
1951年,朝鮮戰爭進入拉鋸階段。美軍開始反攻,志愿軍需要一位能頂得住正面沖擊的硬將。
這時候,黎原來了。他帶著部隊守在臨津江東岸,那是保衛平壤的前沿陣地。
他的對手是美軍中最強的——騎兵第一師,這支部隊當時有160多年歷史,號稱“美國陸軍的驕傲”,裝備精良、火力兇猛,空軍、坦克、炮兵配合無間。
面對這種對手,黎原選擇了主動迎戰,前移指揮部,集中精銳兵力于前沿。
這是冒險,也是魄力。
很快,美騎第一師撲上來了,先頭部隊在云山遭到黎原精心布置的伏擊,瞬間損失慘重,連團長都掛了。
緊接著又來援兵——第五團,再次被打崩,整整幾個團被黎原按在地上打。
美軍震驚,直接讓情報部門調查:到底是誰在打我們?
結果查出來三個字:黎原。
他不光是打贏了,他還總結出了坑道戰術,在朝鮮戰場被廣泛采用,大幅提高志愿軍的防御能力。
朝鮮回來后,黎原升任副軍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蘭州軍區副司令等要職。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
但這人從來不喜歡拋頭露面,他不像有些將軍那樣動不動就寫回憶錄,也不愛擺功勞。他就是干事,完事就撤。到退休,幾乎沒多少公開講話。
他曾說過一句話:“槍是拿來保家衛國的,不是拿來嚇唬人的。”
很多當年跟他一起從戰場下來的人都說,黎原是那種說話輕聲細語,但下起命令來毫不含糊的人。他是個能讓人放心把后背交給他的人。
《雪豹》里的周衛國,槍法準,懂戰略,從黃埔出來,后來加入共產黨,這些細節確實和黎原對得上。
但電視劇畢竟是戲劇化的處理,真正的黎原,沒有那么多狗血橋段,也沒有愛情戲。他的一生,樸實但堅決,沉默但有力。
黎原是周衛國的原型沒錯,但他比周衛國走得更遠。電視劇可以刻畫一個英雄,但歷史給出的評價,是幾十年沉淀后,留在人心里的那種“這人靠得住”。
他從國軍到共軍,一路打到朝鮮,創戰法、守陣地、剿匪患,干的是硬事兒,說的是實話,走的是正路。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人物專欄
《志愿軍戰史》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
《三五九旅戰斗紀實》人民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