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與前秘書孟羽童的合體直播沖上熱搜第一,單場銷售額500萬元,觀看人次近300萬。
這場被網友稱為“世紀大和解”的直播,表面是師徒情深的溫情敘事,背后卻是格力營收下滑、孟羽童流量瓶頸的雙向救贖。
從“互撕”到“破冰”,這場戲劇性反轉如何引爆全網?流量狂歡之下,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困境與新生代職場的價值觀碰撞,才是真正的看點。
一、事件復盤:從“互撕”到“破冰”,流量與利益的精準合謀
2021年,孟羽童因綜藝被董明珠欽點為“接班人”,卻在兩年后因“接私活”“曠工”被開除,雙方公開互懟,董明珠更痛批“只想賺錢的人與行尸走肉無異”。
時隔兩年,董明珠一句“我帶你去吃飯”的微信邀請,讓兩人高調合體直播,帶貨額飆升至日常10倍,美容儀卻僅售出4單。
格力困境:2024年營收四年來首次下滑,空調業務占比超78%,多元化嘗試屢屢受挫,如手機、芯片。董明珠力推的直播帶貨戰略因孟羽童、王自如等關鍵人物離職陷入僵局。急需年輕化流量破局。
此時召回孟羽童,既能借其400萬粉絲吸引年輕消費者,又能通過公關“和解”重塑品牌形象,對沖此前“怒斥”、“董明珠健康家”及“玫瑰空調”言論的負面影響,重塑“包容創新”形象。
孟羽童瓶頸:單飛后年入千萬,但網紅變現遭遇天花板,需借格力背書強化“感恩”人設,這次對孟羽童來說,是一次“人設升級”。
公眾情緒:
網友兩極分化——有人贊“格局打開”,有人諷“利益面前無恩怨”。
真相是,董明珠和孟羽童背后站著完全不同的兩伙人。
董明珠代表的“強勢奮斗”型,強調忠誠與奉獻,她曾說:“錢是奮斗的結果,不是夢想。”
而孟羽童代表的“網紅經濟”則追求快速變現與個人IP打造。
這種沖突在Z世代職場人中尤為明顯——他們既渴望大平臺的資源,又不愿犧牲個人發展空間。
格力“傳統制造業巨頭”與孟羽童“網紅經濟代表”的碰撞,背后是“舊秩序vs新勢力”的沖突。
二、“破冰”能持續多久?
那就得看帶貨數據了,若直播銷量亮眼,就可以繼續“和解”。
盡管董明珠在直播中溫柔地“否定了”孟羽童:
直播言辭中無非表達兩點:
1、做實了孟羽童當初被格力開除的真相;
2、孟羽童為個人賺錢而離開格力的“三觀不正”;
孟羽童在這樣的強勢環境下,只有一個原因才會繼續忍耐,就是銷量好。
畢竟當初二人合作初期,孟羽童及格力都抓住了“流量密碼”。兩年前她與董明珠共同直播帶貨,曾在雙十一創下超3000萬元銷售額,孟羽童個人社交賬號粉絲暴漲至數百萬。
而二人的裂痕也是因為流量而悄然滋生。
這次合體的數據對比之前并不亮眼,反映出“流量≠銷量”的殘酷現實。
如果“和解”大戲持續無法提振銷量,“和解”的保質期或許比格力手機還短。
難免會再次“撕破臉”。
如果你是孟羽童,認為是一直在格力,還是如今離開后再回來好?
原創不易,點擊關注,點個“贊”和“在看”唄,感謝,致敬每一個為生活奔跑的人!
析商戰,探AI,觀創業,解項目,聊八卦,有謀有略;成王敗寇,興衰浮沉,皆由己造。商海里見真章,浪潮中見未來。關注上圖右下角小字出處,不錯過每一篇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