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粟裕的回憶錄中,曾頻繁出現一個叫施亞夫的人。此人在抗戰時期,從容地游走于汪精衛和日本人之間。打入敵人心臟的施亞夫,立下了赫赫大功。粟裕曾憑著他傳遞的情報,下令槍斃了一名滲透到新四軍的特務。
施亞夫于1915年出生在南通,13歲時他就參加了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二年,施亞夫成了一名黨員。施亞夫參加革命以后,在戰火中學習軍事知識,不久,他被升任為紅軍第十四軍的一名連長。
1930年,15歲的施亞夫接到組織命令,開始從事兵運工作。次年,因叛徒告密而被判入獄,幾個月后,施亞夫被釋放出獄。
1933年,施亞夫回到南通擔任縣委常委,組織部長。1934年,19歲的施亞夫再次被捕,判刑十五年。1937年秋,日本飛機轟炸南京,施亞夫所在的老虎橋監獄受到了轟炸,他趁著監獄大亂之際,帶著幾個地下黨一起逃了出來。
1938年,日軍在南通登陸,時年23歲的施亞夫在當地拉起一支隊伍,起名為“中國工農守土團”,并擔任團長。也是在此時,施亞夫與組織接上了關系。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施亞夫執掌的隊伍規模越來越大,直到施亞夫領導的“綏靖軍第七師”在南京都打響了名頭。
汪精衛想拉攏施亞夫,施亞夫得到上級指示,讓他打入敵人內部。施亞夫主要的任務,是向新四軍傳遞情報。1942年11月,汪精衛勾結侵華日軍總司令決定在蘇中、蘇北一帶搞個“清鄉行動”。施亞夫得知消息后,趕緊給駐守在南通的粟裕部隊送密信。
粟裕得到情報后,找來了陳丕顯、葉飛等人商量對策,考慮到敵人“清鄉”規模不小,需要開會來進一步探討方案。當時,會議的地點選在了敵人意想不到的南坎。
當粟裕給各地委、分軍區發送開會信息后,南通的日軍司令長官小林信男也召集部下開會,研究如何截殺新四軍的高級領導。這場會議,施亞夫也在。他感到很納悶,為何小林信男能夠知曉新四軍內部的重要情報呢?
施亞夫想到,肯定是新四軍里出了內鬼。于是,他趕忙把這一情報傳遞給了粟裕。粟裕緊急派出騎兵,以最快的方式趕在日軍設下埋伏之前,把各地委、軍分區的干部截下,讓他們改變返程的路徑。粟裕接著下令,關閉所有電臺。
由于施亞夫的情報送得及時,使得小林信男精心布置的一場陰謀被輕松化解。小林信男狂妄自大,出兵前就想著要舉辦慶功宴,在他看來,設伏擊殺新四軍的干部們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可他卻沒料到,半路殺出一個施亞夫,令他的陰謀沒法得逞。
發生如此嚴重的泄密情況,粟裕命令辦案人員盡快破案。考慮到能夠得知新四軍高級干部開會的人物,必然在軍內擔任要職。半個月后,內奸被揪出來了,原來是電報科科長。粟裕下令槍斃了電報科科長,與此同時,粟裕在軍中開展了一次清除敵特的“清掃行動”。
施亞夫辦事機敏,從未露出馬腳。只不過,隨著日軍內部泄密越發頻繁,施亞夫終于被小林信男盯上了。那會兒已經是1944年了,離日本投降都不遠了。施亞夫在小林信男對他動手之前,率部起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