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散打王官方推送的第2792篇文章
本文1705字,閱讀需要4分鐘
“從領獎臺下來的那一刻,一切歸零。”
這是散打名將李勐凡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作為中國武術散打領域的標志性人物,他手握亞運會、全運會、國際爭霸賽等多枚金牌,這句被李勐凡刻在訓練扉頁的話,不僅是他職業生涯的座右銘,更是一段跨越二十年武者生涯的注腳。
從江西廣昌的江南水鄉到國際散打擂臺的聚光燈下,已淡出賽場一年的李勐凡重返擂臺,全力備戰職業生涯的最后一役——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這位而立之年的散打冠軍,將以怎樣的姿態書寫終章?
01
塔溝淬火
武校鍛造的鋼鐵意志
2009年,13歲的李勐凡第一次踏入河南少林塔溝武校的大門。彼時的他,不過是廣昌旴江鎮一個瘦弱的南方少年,眼中卻閃爍著對武術的癡迷。塔溝武校以“嚴苛”聞名,校長劉海科倡導的“三從一大”原則(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大運動量)深深烙印在李勐凡身上。日復一日地踢、打、摔、拿,磨礪出他鋼鐵般的意志。
2016年,李勐凡考入河南大學武術學院,將傳統武術的柔韌與現代散打的爆發力熔于一爐。李勐凡回憶:“練‘鞭腿接抱摔’時,每天加練兩小時,直到右腿腫得穿不進護具。”這種近乎自虐的執著,讓他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上迎來爆發。
02
十年征途
從少林塔溝到世界之巔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他首次代表國家隊出征,就摘得男子65公斤級冠軍,一戰成名。
李勐凡(藍方)奪冠
李勐凡的奪冠被外界稱為“塔溝模式的完美展現”。決賽首回合,對手打法里的重拳如鐵錘般砸向李勐凡的頭部,他靈活運用塔溝獨創的"虛實結合"戰術,以假動作誘敵深入,隨即一記低鞭腿掃中對手膝關節。第二回合,他以"快進快出"的塔溝招牌戰術連續突襲,組合拳如暴雨般傾瀉。最終以2:0取勝,成為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亮點之一。
李勐凡(藍方)
賽后,李勐凡表達了對母校,對劉海科教練悉心栽培的感恩之情。劉教練也在采訪中感慨:“李勐凡的每一招都帶著塔溝的烙印——敢拼、敢扛、永不言棄!”
03
“22秒速勝”傳奇
在巔峰處鑿刻新的海拔
亞運奪冠后,李勐凡的名字登上各大媒體頭條,與其他兩位亞運冠軍嘉賓組成“新天天兄弟姐妹”,參與《天天向上》節目口播環節,通過綜藝形式推廣中華武術文化。舞臺上的李勐凡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可以讓更多人了解武術背后的精神傳承。”
李勐凡(右一)參加《天天向上》節目
2021年全運會,河南隊在武術散打項目中表現強勢,共斬獲3金1銀,其中李勐凡所在的男子團體賽是核心亮點。半決賽中,李勐凡以精準的拳腿組合迅速建立12分優勢,直接終結比賽。
他在22秒內完成3次有效腿擊和2次拳法命中,展現了超強的爆發力與節奏感,“22秒速勝”的影像資料在網絡上瘋傳。央視體育稱其“將散打技術的速度與力量美學推向極致”。河南大學官網贊其“為中原武術注入新活力”。
李勐凡(紅方)拳腿出擊
04
“歸零”哲學
榮譽背后的清醒與堅持
李勐凡的“歸零”不僅是對過往榮譽的淡泊,更是對自我的不斷超越。因全運會奪冠及亞運會、世錦賽等國際賽事中的貢獻,李勐凡于2021年12月榮獲河南青年五四獎章。榮譽過后他并未沉溺于掌聲,多金在手的他,卻依然將目光投向更遠。此后,此后,他斬獲全國錦標賽亞軍,全國武術散打冠軍賽團體冠軍,成為河南散打隊的核心力量。
05
最后一戰
以熱血為職業生涯加冕
2023年底全國武術散打冠軍賽后,李勐凡選擇暫別賽場,調整身心。當2025年全運會發出召喚時,他從容回歸。“武術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只要隊伍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盡管已休賽一年,他的訓練強度不減反增。教練評價他:“技術更沉穩,心態更從容,這是勤奮賦予的財富。”
本屆全運會由粵港澳聯合承辦,武術散打項目預計于2025年下半年舉行,河南隊作為傳統強隊有望繼續沖擊獎牌。此戰不僅是李勐凡職業生涯的終局之戰,更是他對“歸零”精神的終極詮釋。正如他在河南大學表彰會上所言:“榮譽屬于過去,每一次站上擂臺,都是新的開始。”若成功奪冠,他將為中國散打添上傳奇一筆;即便未能折桂,這份永不言棄的武者風骨,亦足以令人肅然起敬。
眼下,李勐凡正全身心投入全運會備戰,筆者也將持續跟蹤這位選手的精彩表現。
06
結語
從少林塔溝的懵懂少年,到國際賽場的金牌收割機,李勐凡用二十年光陰踐行了“戰勝自我”的誓言。當終場鈴響時,無論裁判舉起誰的手臂,這個堅持“從領獎臺歸零”的運動員,早已在歲月長卷中刻下永不褪色的武者圖騰:
所謂傳奇,不過是凡人把“再來一次”說了千百遍。
李勐凡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散打王官方觀點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影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