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更小的屏幕、更大的電池弧度,與iPhone16同臺競技的野心,藏在Redmi Turbo5的工程機里。
說實在的,近期的市場中經常傳出類似iPhone的消息,尤其是外觀設計與操作系統方面,更是經常傳出。
而近期有博主揭示了小米子品牌Redmi迭代中端機Turbo 5的關鍵設計,也就是該機正測試6.6英寸1.5K分辨率“大R角中屏”,并配備金屬中框與輕薄大電池。
結合此前市場中爆料的信息,可以說新機所具備的吸引力很強,因此話不多說,看看能否對標iPhone手機。
據悉,與今年1月發布的Turbo 4相比,新機屏幕從6.67英寸微調至6.6英寸,延續1.5K柔性直屏基礎,但強化了R角(屏幕四角弧度)設計,提升握持舒適度。
而且金屬中框的加入成為重要升級點,相較于前代塑料中框,顯著提升結構強度與整機質感,也是提升競爭價值的關鍵。
再加上“輕薄大電池”的組合暗示小米在電池技術上的新突破,結合現款Turbo 4已搭載6550mAh小米金沙江電池,支持90W快充,
而Turbo 5可能在維持相近容量的前提下,通過堆疊工藝優化實現更薄的機身,甚至有望內置7字開頭電池容量。
值得注意的是,屏幕尺寸的微調(6.67英寸→6.6英寸) 可能出于差異化考量,現款Turbo 4的6.67英寸直面屏與Redmi K系列接近。
而Turbo 5通過縮小屏幕強化單手操作性,更精準對標iPhone 16標準版的6.5英寸,這也是對標的關鍵原因。
不過芯片選擇成為Turbo 5的最大懸念,前代Turbo 4首發搭載聯發科天璣8400-Ultra,其采用顛覆性的全大核CPU設計。
僅從性能表現上來說還是不弱的,若Turbo 5采用該平臺迭代版,則是有望進一步優化能效表現。
關鍵現在的手機市場內卷如此的夸張,新機應該會配備12GB+256GB存儲組合,以及支持LPDDR5X和USF4.0的組合。
同時今年初,Redmi產品經理胡馨心宣布K系列將沖擊5000元高端市場,而Turbo系列正式接棒原K系列定位,主攻2000元價位段。
再加上隨著小米主品牌站穩4000-6000元高端市場,Redmi獲得向上突破空間,因此新機定位提升,配置參數自然也會提升。
所以對于接下來想要換機的消費者來說,也需要根據提升一些預算,且產品線重構后,Turbo系列需承載更重的銷量使命。
不過目前關于新機的核心配置參數還比較模糊,起碼現階段來說還很難看出產品本身到底能夠帶來多少提升。
但根據紅米手機此前的一些發展還是可以猜測出部分參數,比如全功能NFC、紅外遙控、雙揚聲器、X軸線性馬達應該都不會缺席。
加上發布時間應該會在年底左右,因此操作系統方面會內置澎湃OS 3.0版本,底層升級為Android 16。
可以說日常使用體驗方面不會有什么問題,流暢度也會很激進,甚至會帶來一些新的功能特性和大家見面。
只不過從定位上來說,影像能力應該不會特別激進,這也是紅米手機一直以來的策略之一,降低成本保障高性價比。
估計會配備大底主攝和湊數副攝來和大家見面,這種組合滿足常規拍照肯定是不會有什么問題,只是想進一步發力有點難。
并且新機的定價也非常關鍵,參考現款Turbo 4的1999元起售價(國補后1656元),新機疊加補貼后可能下探至1800-2000元區間。
畢竟讓用戶買得起,才能給刺激消費者的銷量,如果消費者對定價都不滿意,自然是無法產生極高的銷量。
總而言之,通過6.6英寸大R角屏平衡手感與視效,金屬中框提升品質感,天璣芯+超大電池強化實用主義,在補貼政策加持下構筑價格護城河。
所以問題來了,大家對紅米Turbo5有什么期待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